朱东海论“革命”与“变革”_世界华人报 
今天是: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朱东海论“革命”与“变革”

来源:世界华人报  供稿 更新时间:2025-07-24 20:05:39 点击数:


革命与变革是人类赖以完成历史新旧交替与社会新陈代谢的两种主要手段,它们都涉及社会、政治或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但两者方式、范围和目标存在差异:


革命通常指彻底的、激进的、根本性的改变,往往通过暴力或剧烈冲突推翻现有秩序,建立全新的制度或体系。革命的标志是快速、断裂式的转变。


变革(也称自我革命)指渐进的、系统性的改革、改良或调整,通常在现有框架内通过和平手段(如政策、立法、技术升级)实现变化。变革强调自我性和连续性。


不过两者既有互相区别又有紧密关联:革命后常需通过变革巩固成果,如新中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后来的改革开放;而变革失败则可能引发更激烈的革命,如清末改良主义行不通,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辛亥革命才完成了历史使命……


纵观历史,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一个朝代更替一个朝代,但变革比革命难:中国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变革约30次,其中完全成功的不足10次,即使如最成功的“商鞅变法”,自己最终也落得个车裂灭族下场,更别说“王莽改制”、“戊戌变法”那些血淋淋的惨剧了!


变革比革命难的主要原因有:一、变革要在现有体制内调整,需平衡各方利益,过程复杂;二、既得利益集团阻力强大;三、需长期渐序推进,难以快速显效,易引发民众焦躁;四、社会观念转变更需时间。总之变革相当于自己给自己动手术——迄今全世界只有唯一一例:1960年俄罗斯外科医生列昂尼德被困南极,在紧急情况下自己动手切除阑尾。


而革命的高代价却是显而易见的:如暴力冲突与生命代价、社会秩序崩溃、经济大破坏、引发社会撕裂,以及政权更迭易引发外国军事干预和成功后又陷入“换汤不换药”的重复窠臼……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会暴发革命呢?当然革命有很多“导火索”,如经济危机、政治腐败、外部冲击、技术赋能等,但简言之一句话:当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且上层建筑拒绝适应变革时,革命将成为历史的必然;换句形象的话就是,当社会像一个高压锅,而统治者既不愿松动阀门(变革),又无法承受压力时,爆炸(革命)便成为唯一结局。如秦末没有及时变革,结果人家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替你革,而革命之后成功者又渐成新的被革命者,如此循环往复⋯⋯“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故到了高度文明进步的今天,人类的终极目标乃是星球宇宙、迈出太阳系,那种原始、野蛮的流血式革命应被全现代文明人类所不取。为国家计、为民生计、为千秋万代计,现代人一定要明鉴变革、避免革命,这就是再难也要莫畏其难、虽险亦应敢当此险啊!


——真勇者应义无反顾、义不容辞、赴汤蹈火去变革、变革、变革!


——愿人类生生世世、永永远远牢记:改革无罪、创新有功!


2025年7月24日晩上写于北京


【责任编辑: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