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东海时评:扒皮释永信
少林寺管理处7月27日终于发布情况通报称: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目前正在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有关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释永信,少林寺方丈。俗名刘应成,1965年生,安徽颍上人。1981年到少林寺,1987年接任少林寺管委会主任,全面主持寺院事务,1999年任少林寺方丈。1998年7月,释永信当选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2002年9月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是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释永信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的“改革”让少林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资源,但也让佛教的商业化、世俗化问题成为焦点。他的私人生活质疑:多年传闻与北京大学学生恋爱、德国账户存款以及“包养情妇”“私生子”等说法。他的商业化争议:自1994年“少林牌火腿肠”广告推出后,少林寺被指过度商业化,虽有报道称通过商业活动带动当地经济(旅游收入占当地财政收入三分之一);又如在澳洲购置土地建分寺等行为被质疑缺乏监管。 他的管理方式争议:部分僧人曾举报其独占寺庙财产、管理方式激进……
总之对他的正面评价是,认可其对少林文化传播的贡献,认为其运用现代手段推动少林武术国际化,使寺庙从区域性场所发展为国际知名文化符号;对他的负面评价是,离经叛道,涉嫌经济问题、作风争议等。 我倾向后者。故当肥头大耳、油光满面的释师父曾眉开眼笑地邀我“到少林看看”时,我从没去过。
这些年我见到许许多多的“佛门”怪象:
一、 过度商业化。如门票经济:部分著名寺庙门票价格高昂,甚至捆绑消费(如高价香火、功德钱等),背离佛教慈悲精神。如商业开发:一些寺庙被承包经营,变成“旅游公司”,甚至传出上市传闻。如天价香火:有寺庙售卖“天价头香”“功德箱扫码支付”,被质疑借佛敛财;
二、假僧假庙问题。如假和尚化缘:街头常见假冒僧人乞讨、售卖护身符,甚至诈骗。如野庙承包制:某些地方出现私人承包寺庙,雇佣假僧人招揽香客,骗取捐款;
三、腐败与财务不透明。如僧人奢侈消费:个别寺庙方丈被曝拥有豪车、房产,生活奢靡。如善款去向不明:信徒捐赠的香火钱、功德款缺乏公开审计,易滋生腐败;
四、信仰功利化。如烧高香、抢头香:部分信徒将拜佛等同于“交易”,认为捐钱越多,菩萨越保佑,扭曲佛教本义。如算命风水泛滥:一些寺庙借“开光”“算命”敛财,偏离正信佛教;
五、管理混乱与法律灰色地带。如宗教与旅游混同:部分寺庙由文旅部门管理,导致宗教功能弱化,变成纯商业景点。如假活佛、假大师:有人冒充高僧骗取信徒钱财……
寺庙乱象的根源在于商业资本侵蚀、监管缺失及信仰功利化。正信的佛教应回归清净修行,而非沦为牟利工具。芸芸普通信众也应提高辨别力,避免被误导或欺骗。故如何平衡宗教精神与现代社会需求,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重话题啊!
释永信到底是人是鬼、是善是恶?且待政府相关部门的调查结果,但有句话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啊,“佛门”中还有千千万万的“释永信”正亟待扒出……
2025年7月28日清晨写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