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东海先生短篇科幻小说——
太阳系墙之碑界
——《江东新梦》续篇
朱东海
话说人类自二十一世纪三十年代那场席卷全球的“大觉醒、大变革”以来,文明经历了五个世纪的升华,社会形态发生质变,物质与精神财富呈指数级增长,星际都市在太阳系各处熠熠生辉。
2050年,在全球气候危机联合应对机制的基础上,各国以惊人共识逐步让渡主权,人类共和国应运而生;至2099年最后一个国家自愿加入,人类首次实现全球统一治理,标志着文明进入新纪元。
共和国政体展现惊人创造力:融合量子人工智能辅助决策(一种能同步处理无限变量并模拟文明未来走向的超算智能)、公民随机抽样审议和专家智库评估的三元体系。每位公民成年后即进入“命运抽签池” (每个公民一生中至少会被随机选中一次),一旦中签将参与为期两年的政策制定。这种“命运抽签治理”既保证了决策的广泛代表性,又通过AI模拟百年推演确保政策的长远科学性。
文明交融迸发新活力。全球统一后文化壁垒彻底打破,虚拟现实技术让人能亲身体验不同文明的生活,情感共鸣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教育体系全面重构,记忆性知识让位于创造力、批判性思维与情感智慧的培育,神经映射式技能灌输与集体意识共鸣体验成为教育核心。
这个时代真正实现了“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理想国(而不是“厉害国” )。物质极大丰富带来精神升华,社会公平让犯罪失去土壤,互助共享成为人类第二天性。
科技飞跃超乎想象。经过五个世纪发展,生物工程学突破使器官再生成为常规医疗,与此同时,基于中医固本培元理念的整体调理体系也取得了革命性进展,人类平均寿命从21世纪30年代的75岁提升至120岁。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成为社会运转基石,但始终处于辅助地位——人类牢牢掌握最终控制权。
太空探索取得里程碑式突破。人类在火星建立三座生态城市,金星轨道空间站常驻科研人员,木卫二和土卫六的前哨基地不断扩建。小行星带采矿为地球持续输送稀有资源。“远征者”系列飞船首航成功,标志着人类已具备向毗邻恒星系派遣探测飞船的能力……
可是当人类星舰正准备挣脱太阳引力、驶向深空追寻宇宙黎明之际,突然从宇宙深处传回惊天噩耗——“探索号”星舰在柯伊伯带外缘机毁人亡!监测数据显示,飞船在穿越某个无形边界时遭遇无法理解的法则级攻击。
消息通过量子网络瞬间传遍全球,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仍被这记重击震撼。一种深切的不安在星际都市间弥漫。就在这疑云密布之际,航天科学家项恒带着他七年秘密研究的成果,走上了人类共和国的最高讲坛。
这位项羽第一百代孙,在祖传《江东星图》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天体物理学,推演出一个惊世真相:宇宙存在某种机制,将人类文明禁锢在太阳系内。一旦文明发展至突破边界之力,就会触发宇宙重置,瞬间抹去所有生命,令天地重归洪荒。这个轮回已持续亿亿年,不知湮灭过多少史前文明!
项恒年届六十,正值壮年。他身姿挺拔,棱角分明的面容上刻着两道浓黑的剑眉,眉宇间既有科学家的睿智,又透着西楚霸王后裔的刚毅。乌黑长发在脑后随意束起,几缕散发垂落额前,更添几分不羁之气。
人类文明虽达鼎盛,却骤然面临存在的尽头。项恒的发现如一道霹雳,击穿了五个世纪繁荣沉淀的从容,举世陷入震撼与彷徨。社会迅速分裂为两大阵营:项恒率领的“奋进派”,主张集合全人类科技精华做背水一战,即使文明注定湮灭,也要用最后的火焰为未知的后世照亮深渊壁垒的形状;而著名哲学家李慕白所引领的“倒退派”,则坚称文明存续高于一切,倡议启动“大退缩”计划——主动瓦解星际工业体系,甚至部分退化至前工业时代,以期降低文明能级,规避宇宙机制的“注意”,延缓终末的到来。
两大阵营的争论扩展到每一个角落。从火星都市的穹顶议事厅,到地球的虚拟公共网络,支持者激烈交锋。奋进派指责倒退派在“自我阉割文明尊严”,将以退求生变成屈辱的苟活;倒退派则抨击奋进派是“不计后果的浪漫自杀”,可能提前触发灭绝。值得注意的是,李慕白本人在全民辩论中虽语气坚决、反对冒险,但其代表作《文明的脆弱性》中的一段话却被反复引用:“有时最大的保守,正是为了守护最激进的希望。” 这似乎暗示着他内心深处对“希望”的执着,也为他最终的转变埋下了伏笔。
经过长达数月的激烈辩论与全球审议,最终的公投以52.3%的微弱优势支持了奋进派。人类文明在存亡十字路口做出了它的选择:与其在沉默中被彻底抹去,不如在极致抗争中,为浩瀚宇宙留下自己曾不屈存在的经验和希望的种子。
当最终命运来临时,所有分歧都在人类共同的终结面前显得微不足道。百岁哲学家李慕白登上世界广场高台,银发梳理得一丝不苟,向全人类发表最后演讲:“我们曾为道路而争,但我们更为人类的尊严而存。今日,让我们以人的姿态,迎接这宇宙的审判吧!”
全球各地,人们走出家门相拥在一起。巴黎塞纳河畔奏响最后的交响乐;东方古长城上,千万人同时点燃火炬,那蜿蜒的光带犹如一条觉醒的巨龙,向宇宙展示着人类文明最后的辉煌。
“启明号”星舰上,项恒伫立舰桥,手指摩挲着颈间的玄鸟玉佩。这块项羽佩带的古物此刻正散发着微弱热量,仿佛先祖英灵跨越时空与他共鸣。主屏幕上显示着那片扭曲的星空——‘探索号’失踪之处,柯伊伯带外缘。
“启动全息记录仪,让全人类共同见证这一刻。”项恒下令道。
星舰突然剧烈震动。控制台迸发出刺目的红光,警报声此起彼伏。“宇宙常数开始紊乱!屏障正在被激活!”科学官刘文惊呼道。这位年近百岁的科学家,智能眼镜上数据流飞速滚动,脸上刻满岁月与智慧的痕迹。
项恒毅然下令:“全速前进!”
地球上,全人类通过量子网络观看直播。当“启明号”传回的数据显示那道无形屏障时,全球在短暂恐慌后陷入悲壮的平静。
项恒的女儿项雨站在地球指挥中心,她拥有一头如瀑黑发,鹅蛋脸上镶嵌着一双明亮凤眼,眼波流转间带着东方女性特有的温婉与智慧。她看到以李慕白为首的倒退派成员也来到控制中心,与奋进派领袖相视片刻,然后紧紧握手——所有分歧在这一刻化为乌有。
李慕白站在即将崩塌的地球指挥中心,这位曾经坚决反对计划的老人眼中含泪。他想起自己年轻时曾在敦煌石窟中面壁三年,领悟人类文明的脆弱与珍贵。他最终理解了项恒的选择——有时候,最大的智慧不是明哲保身,而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
全息屏幕上,项恒的身影坚定而沉着:“即使注定毁灭,我们也要为后世文明点亮前行的路。这是人类文明的责任,也是我们新江东人传承三千年的使命!”
“启明号”发现了探索号的残骸,那是一个警告印记。 残骸并非普通的金属碎片,而是一种奇异的结晶化结构,仿佛被某种超越物理的力量瞬间重塑。残骸的表面闪烁着幽幽的蓝光,组成一个清晰的、不断重复的数学警告序列——圆周率π被截断在第十亿位之后,仿佛宇宙在嘲讽人类对无限的理解。
项恒凝视星墓,声音低沉而坚定:“他们不是被摧毁,而是被'翻译'成了宇宙法则本身的语言。”他下令星舰继续前进,“记录所有数据,将这份警告加入要传递的信息中。”
当“启明号”越过柯伊伯带,闯入奥尔特星云边缘时,空间的本质变得诡异。星舰仿佛驶入了一片宇宙的“语法错误区”,物理常数像出错代码般疯狂闪烁——
视觉畸变: 舷窗外呈现病态的流动紫色调。星辰光谱被拉扯成诡异色带,如同印象派油画在水中溶解扭曲。这些色带像活物般蠕动,时而凝聚成无法理解的几何图案,时而碎裂成混沌的视觉噪声。
物理崩溃: 舰体内,引力常数每秒波动上百次,未固定物体在失重与超重间疯狂跳跃。光速在每秒25万至30万公里间震荡,测量系统完全混乱。最致命的是强核力呈现周期性衰竭,舰体装甲原子结构变得不稳定,发出令人牙酸的呻吟。
法则入侵: 真空充满宇宙弦震颤的“呻吟”,直接作用于人的意识,带来强烈眩晕和恶心。空间中偶尔迸发出纯能量构成的“数学闪电”,瞬间绘制出非欧几里得几何图形,击中舰体留下法则层面的腐蚀痕迹。
“守墓人”从畸变的物理法则中“凝结”而成,其形态仿佛宇宙规则被撕裂后自行拼凑出的执法者。它们通体由非欧几里得几何结构的暗晶构成,表面不断流动着无法命名的高维色彩,像是被强塞进三维框架中的异常存在。这些晶体战舰没有可见的推进装置,移动完全依赖瞬移般的量子隧穿——前一秒还在虚空静滞,下一秒就已撕裂空间突兀显现,只在原处留下一缕正在自我湮灭的概率云残迹。
它们的攻击方式超越常规武器范畴。一道光束让时间流速加快万倍,装甲在瞬间经历百万年腐蚀化为宇宙尘埃;另一道光束让局部空间熵急剧降低,试图将星舰“冻结”回大爆炸之初的原始状态。
“这不是战争,而是献祭。”项恒的声音在震动的舰桥上回荡,“我们在用自身的存在,测试这宇宙程序的漏洞!执行'西楚'协议!将状态与物理常数波动同步!”
战士长雷看着护盾能量指数暴跌,将突击艇动力核心超载至临界点,冲向刚刚完成瞬移的晶体战舰。“为了人类!告诉它们,我们不是温顺的数据!”爆炸光芒是法则对撞产生的时空涟漪,为“启明号”主炮争取了重新瞄准“奇点”的零点几秒宝贵时间。
在地球上,雷的家人与邻居们相拥在一起,注视着屏幕上那团超越物理学理解的火焰。泪水中有无尽悲伤,更有源于血脉深处的骄傲。
科学官刘文坐在主计算阵列前,七窍流血。这位毕生致力于破解宇宙之谜的科学家,曾在木卫二冰层深处发现上古文明遗迹。过载运算烧毁他的大脑,脸上浮现解脱的微笑。“测到了……常数坍缩的临界公式……”他化作焦塑,手指仍按在发送键上。在地球上,他的教书老伴与全校师生一起注视着这一幕,擦干眼泪露出同样坚定的微笑。
文化记忆官苏死死护着数据核心,那里存储着人类所有的艺术、哲学与爱。这位单身主义老姑娘低声吟诵古老诗词,直至被能量光束吞没。最后讯息是一段未唱完的《江东新梦》主题曲——《地火》:
怀揣着、
怀揣着,
强烈的翼望、
焦灼的期待──
我要出来!
我要出来!
我要发出光彩!
历史从来是一条无情的河,
岂能让一流而过的岁月将我永远掩埋?
大地既然赋予我灵魂和生命,
我就应当高喊站起来!
我渴望雷电,
让新世界在怒吼中辟开;
我祈祷地震,
使旧世道在哀嚎下淘汰……
可是,多少年来,
顽固的地岩仍然紧紧地封住我──
残暴、专制、保守……
虚伪、贪婪、奸狯……
它们害怕新生、
害怕光明,
以黑暗愚昧阻遏我们前迈……
造化的真谛本是一代更替一代,
岂有永远留停现状而不进改?
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规律,
革命乃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所在──
最后的时日不来也要来!
啊,
我要燃烧!
我要爆发!
我要起来!
我要摧毁地层上一切旧势力──
不平与邪恶、
落后和腐败!
那一刻,全球各大剧院里,素不相识的人们同时接唱这首由人类公元1985年一位无名氏青年作的古老歌谣,歌声跨越地域与语言,成为人类文明的最后合唱……
舰桥只剩项恒一人。“启明”号开始崩解,警报系统大多失灵。他开启全域广播:“所有人类文明的火种,聆听这最后的声音!我们今日的失败,并非终结!我们将用毁灭,为规则刻下第一道裂缝!我们的尸骸,将在此地凝聚成一座碑界!”
“启明”号的核心引擎迸发出超新星般的光芒,对准壁垒最脆弱的“奇点”。没有爆炸声,只有空间的剧烈哀鸣,和法则被强行扭曲时发出的、超越人耳极限的尖啸。
与此同时在地球上,天空中的异象达到顶峰。大地开始崩裂,海洋狂啸,大陆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然而在这最后时刻,人类展现出惊人的镇定与尊严。世界各地的人们走出避难所,手拉手仰望着异变的天空。父母紧抱着孩子,恋人相拥而吻,老人们平静地坐在长椅上,仿佛在欣赏一场壮观的日落……
太阳系的其他行星率先步入最终寂静。火星表面风暴骤然平息,所有探测器传回的最后画面是彻底、绝对、死寂的黑暗。
地下掩体内,“启明”计划的总设计师感受着脚下星球的震颤。这位118老人满头银发,脸上布满了智慧的皱纹,但双眼依然清澈明亮。他是共和国还在世的最老一批太空人,曾在火星上建立人类第一个永久定居点。此刻,他躺入连接全球能量网络的装置,凝聚全人类最后的智慧、情感与记忆,将一切化作强大脑电波,向无垠宇宙深空迸发出去——这是一个文明的墓志铭。
光芒散尽。太阳系边缘,多了一条由金属、晶体和文明遗骸构成的、缓慢旋转的小行星带。在带的核心,一块融合了人类舰船装甲与晶体碎片的奇异岩石内部,那个至关重要的“临界公式”被永恒烙印在量子层面的晶格结构中。
而在太阳系内部,一切重归洪荒。宇宙的“消杀”程序已完成工作,等待着下一次随机播种。
它们沉默着、等待着。等待时间抚平一切。等待下一轮文明从母星海洋中重新孕育,学会用火、学会仰望、学会建造,再一次倔强地驶向这片无垠深空……
届时,新文明将发现这座“碑界”,读到前辈用整个文明书写的第一条墓志铭:“向前!向前!”
或许,他们也能在宇宙背景辐射中,捕捉到那一缕微弱却永不消逝的回音——一个曾经灿烂的文明,在彻底湮灭前,向未来发出的、充满不甘与希望的告别与馈赠。
虽然本轮人类文明已经终结,但他们以自身存亡为代价,换来了攻克太阳系壁垒的基本原理数据。这座星穹下的碑界与那缕宇宙回音,将为下一轮地球文明照亮通往自由深空的第一段航程……
故事外传:亿万年后,在经历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又一轮回后,新的智慧生命再次从蓝色星球的海洋中孕育。当他们第一次突破大气层,驶向星空时,在奥尔特星云边缘发现了一座奇异的小行星带——太阳系墙的碑界。在碑界核心的那块奇特种岩石内部,他们读取了那个被永恒烙印在量子层面的“临界公式”。凭借这来自上古文明的最后馈赠,新人类终于突破了太阳系墙的束缚与诅咒,驾驶星舰向更深远的星空自由飞翔。他们将其称为“启明之礼”,以纪念那些用整个文明为他们照亮星路的先驱者。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