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 •五十八_世界华人报 
今天是: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 •五十八

来源:聚宇能研究院  供稿 更新时间:2025-06-17 21:20:41 点击数:

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 •五十八


(五十八)四逆汤和四物汤组成及生命动力源阴阳分布有什么区别。







01
问题的起因


近不少群友比较重视钱老提倡的上天赋给人类的963九宫九类特供药大表,问我,四逆汤和四物汤的组成及功能和生命动力源阴阳分布情况,我说这样很好,值得议论!






02
先了解一下传统的说法


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 •五十八(图1)
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 •五十八(图2)
四逆汤
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 •五十八(图3)


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 •五十八(图4)




四逆汤




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 •五十八(图5)
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 •五十八(图6)


组成:附子、干姜、炙甘草。


01




温中祛寒




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 •五十八(图7)

附子大辛大热,能温壮命火,破阴逐寒;


干姜辛热,可温中助阳、散寒通脉;


炙甘草能补中益气,使整个药方温中有滋补的功效。


三药合用,共奏温中祛寒之效,适用于阳虚欲脱、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等因寒邪内侵或阳气不足所致的病症。

02




回阳救逆




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 •五十八(图8)

附子作为君药,能够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而散寒,下补肾火而回阳,具有峻补元阳的作用;


干姜与附子合用,能够显著增强回阳救逆的功效;


炙甘草能调和药性,使附子、干姜回阳救逆的作用更加持久,


可用于治疗少阴病、太阳病导致的汗多亡阳等危重病症,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休克等,以及因阳气暴脱而出现的四肢厥逆、面色苍白、神疲欲寐等症状。


那么四逆汤的四字什么意思?


四逆汤的“四”指的是四肢。


中医理论认为,四肢是诸阳之本,是人体阳气运行和气血输布的重要部位。


当人体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时,阳气不能温煦四肢,就会出现四肢逆冷的症状,即“四逆”。


四逆汤就是针对这种四肢厥逆的病症而命名的,其主要功效是回阳救逆,通过温补阳气,驱散阴寒,使四肢恢复温暖,阳气得以恢复。


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 •五十八(图9)
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 •五十八(图10)
四物汤
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 •五十八(图11)


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 •五十八(图12)
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 •五十八(图13)
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 •五十八(图14)


组成: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


01




补血养血




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 •五十八(图15)

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为君药;


当归补血养肝,活血调经,为臣药;


白芍养血柔肝和营,为佐药;


川芎活血行气,调畅气血,为使药。


四药配合,功能养血活血,可使营血调和,能有效改善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症状。

02




调经止痛




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 •五十八(图16)

对于妇人肝血不足,冲任虚损,加之血行不畅所致的月经量少,甚者不能应时而下,或前或后,脐腹疼痛等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03




滋阴润燥




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 •五十八(图17)

熟地黄具有滋阴的作用,可缓解因血虚导致的阴虚燥热症状,如口干舌燥、五心烦热等。






03
两种汤的君臣佐使

我们来详细看看四逆汤和四物汤的组成、各自的君臣佐使配伍原则。


方名结构相似:都冠以“四”字,且都以“汤”命名(中药剂型)。


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 •五十八(图18)

四逆汤

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 •五十八(图19)


01




为什么君药用生附子?




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 •五十八(图20)

K=3.25(高阳精型中药)

r₁=0.83

r₂=1.719(高升阳气型)

r₂>r₁ 大热、回阳、大毒


附子大辛大热,药力峻猛,能通行十二经脉,迅达内外,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健运,下补肾阳以益火,是“回阳救逆的第一要药”。


在阳气衰微、阴寒独盛的危重时刻,非此大辛大热之品不能挽回垂绝之阳。其作用最强,起主导作用,故为君药。

02




为什么臣药用干姜?




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 •五十八(图21)

K=3.25(高阳精型中药)

r₁=0.218

r₂=0.088(高通天阳气型)


干姜亦为大辛大热之品,长于温中散寒,助阳通脉。


其作用有二:


助附子回阳:

与附子相须为用,增强回阳之力。“附子无姜不热”,干姜能增强附子的回阳救逆功效。


温守中焦:

干姜偏于温中焦脾胃之阳,使中阳得振,有助于气血生化,并能减轻附子的毒性。其辅助并增强君药附子回阳救逆的作用,故为臣药。

03




为什么佐使药用炙甘草?




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 •五十八(图22)

K=3.789(高阳精型中药)

r=0.822

r=1.198

r≤r(阴阳共济)

Q=K(r+r)≈7.654


炙甘草的作用:


解毒缓急:

甘草能缓和附子、干姜的峻烈之性及其毒性(尤其是生附子毒性较大)。


益气和中:

炙甘草甘温,能补益脾胃之气,助姜附回阳固脱,使回阳救逆之力持久。


调和诸药:

协调附子、干姜的辛热燥烈之性,使全方温阳作用更为缓和而持久。


炙甘草在方中主要起制约毒性、辅助增效和调和药性的作用,符合佐使药的定义。


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 •五十八(图23)


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 •五十八(图24)

四物汤

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 •五十八(图25)


01




为什么君药用熟地黄(或生地黄)?




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 •五十八(图26)

K=4.528(偏阴精型中药)

r=0.121

r=0.14

r·r=0.017(高通天气型)

Eq=K/(r·r)≈267.3


熟地黄(或生地黄)甘温(或甘寒)质润,滋阴补血气精之力最强,是方中补血气的核心药物。


营血虚滞的根本在于血虚,熟地黄直补其本,针对主证(血虚)起主要治疗作用,故为君药。

02




为什么臣药用当归?




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 •五十八(图27)

K=3.789(高阳精型中药)

r=0.21(潜阴气)

r=0.114(补血阳气)

r>>r 


当归辛甘温润,补血活血。


其作用有二:


助君药补血:

当归也是重要的补血药,能辅助熟地黄增强补血功效。


活血调经:

当归性温而能行,既能补血又能活血,使补而不滞,针对血滞(月经不调)这一兼证发挥作用。


它辅助君药补血并解决兼证,故为臣药。

03




为什么佐药用白芍?




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 •五十八(图28)

K=5.296(高阴精中药)

r=0.302(阴气型)

r=0.183(潜阳型)


白芍阴中之阴中药,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


其作用有三:


助熟地、当归补血:

白芍也是养血良药。


敛阴:

防止辛散耗血,与熟地、当归配伍,增强滋阴养血之效。


柔肝缓急:

血虚常伴肝失所养、筋脉拘急(如头晕、胁痛、腹痛),白芍能柔肝缓急止痛。


它协助君臣药补血,并治疗次要症状(肝失所养、筋急),故为佐药。

04




为什么使药用川芎?




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 •五十八(图29)

K=4.037(阳精型中药)

r=0.094(高通天阴气)

r=0.117(高通天阳气)

r·r=0.011

Eq=K/(r·r)≈367


川芎辛温阳,活血通天气,祛瘀止痛。


其作用有二:


行气活血:

使熟地、当归、白芍补而不滞,促进血行,解决“滞”的问题,使补血之力得以流通。


上行头目,下行血海:

引药入血分,调和气血运行,尤其擅长调经止痛。


川芎在方中用量最小,其辛散之性既能防止补血药的滋腻碍胃,又能引药入血分,调和气血,符合使药“引经报使”和“调和药性”的特点。


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 •五十八(图30)
四物汤



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 •五十八(图31)
小结


1. 四逆汤

是急救方,针对“阴盛阳衰(亡阳)”的危重症。以生附子为君(回阳救逆),干姜为臣(助阳温中),炙甘草为佐使(解毒缓急、益气和中)。核心在于温阳散寒,回阳固脱。


2. 四物汤

是调理方,针对营血亏虚兼有血行不畅的慢性虚弱状态。以熟地黄为君(补血填精),当归为臣(补血活血),白芍为佐(养血敛阴柔肝),川芎为使(活血行气调经)。核心在于补血为主,补中有行,补而不滞。



最后,劝大家千万注意两者不可混淆!


使用四逆汤必须严格辨证,确认是阴寒内盛、阳气衰微的真寒证(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是关键指征),切不可用于热证或阴虚阳亢证。


使用四物汤需辨明是血虚为主,兼有血滞,若纯虚无滞或血热妄行者,需加减或慎用。



今天先说到此。




常州《黄帝内经》当代科学解读馆

主持人:金日光

2025年6月16日

金老头像 不可删!.jpg


【责任编辑:华人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