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日光教授:(六十八)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_世界华人报 
今天是: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金日光教授:(六十八)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

来源:聚宇能研究院  供稿 更新时间:2025-07-15 17:54:11 点击数:

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六十八


三叶汤能防暑?流传已久的“防暑良方”,如何从科学原理解读?


图片

问题的起因

图片


最近全国各地的群里都在热烈讨论一道“三叶汤”(由侧柏叶、荷叶、艾叶组成),纷纷问我:为什么简单的三片叶子,就能起到防暑的作用呢?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要解答它,我们需要从三个层面来层层剖析:


传统功效:这三味药材各自的本领是什么?

人体与季节:它们如何应对炎热天气对人体的影响?

当代科学:如何用“君臣佐使”的科学数据来揭示其配伍奥秘?

图片


图片

一、“三叶汤”的三大成分


结合本草纲目对三味中药的解释和我对他们功效的理解,以下是“三叶汤”中侧柏叶、荷叶、艾叶的功效介绍


图片

1

   侧柏叶

图片


性味归经

味苦、涩,性寒,归肺、肝、脾经


核心功效

清热凉血:夏季炎热,人体内易生“热毒”,导致血热妄行,引发流鼻血、牙龈出血等情况。侧柏叶性寒,能有效清除体内热毒,缓解因此引起的出血、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症状。


养血生发:三伏天新陈代谢快,气血运行加快,但同时也容易出现气血不足的情况。侧柏叶能促进气血的生成和运行,改善因气血不足引起的面色苍白、头晕目眩等问题。


图片

2

  荷叶

图片


性味归经

味苦,性平;归肝、脾、胃经


核心功效

清暑化湿:三伏天炎热潮湿,人体容易受到暑湿之邪的侵袭,出现头晕、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荷叶有清热利湿的功效,可帮助排出湿热之邪,缓解暑湿引起的不适。


升发清阳:夏日人体出汗增多,若不注意卫生或饮食不当,容易导致湿热内生,出现腹痛、腹泻、黏液便等症状,荷叶能提振脾胃的阳气,改善因暑湿引发的脾胃问题。


凉血止血:可以辅助侧柏叶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图片

3

艾叶

图片


性味归经

味辛、略苦,性温;归肝、脾、肾经


核心功效

温经散寒:夏天虽热,但很多人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反而容易让“寒邪”入侵,引起寒湿痹痛、宫寒痛经等问题,艾叶性温,可帮助驱散体内寒邪,缓解寒湿引起的疼痛和不适。同时,天热阳气外浮,体内虚寒,艾叶可帮助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预防阳气外泄而引起的虚寒症状。


祛湿止痒:对于夏季湿气重导致的湿疹、皮肤瘙痒等问题,艾叶也能发挥作用,祛湿止痒,并预防湿气引发的其他问题。


增强免疫力:艾叶中含有多种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等作用,可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反佐制约:在三叶汤中,艾叶的温性可以制约侧柏叶和荷叶的寒凉之性,让整个方剂的药性更平和,不伤阳气。


图片

二、季节与身体


酷暑之下,身体往往会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并且时不时拉响“警报”。


热毒上火


高温会加速人体代谢,导致内热积聚,形成“热毒”。热毒上行,便会引发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目赤肿痛等上火症状。


三叶汤中的侧柏叶与荷叶成分,能有效清热解毒,缓解不适


湿热困脾


夏季天热多雨、空气湿度较大湿邪容易侵入人体,形成湿热。湿热内蕴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


三叶汤中的荷叶与艾叶成分,能清热利湿、健脾和胃,改善消化功能。


气血瘀滞


高温环境会影响人体气血的流畅运行,容易导致气血瘀滞


三叶汤中的侧柏叶与荷叶成分均能活血化瘀,促进循环,改善精神状态。

图片


图片

三、“三叶汤”的君臣佐使


传统中药方剂讲究“君臣佐使”,在三叶汤中,一般可将侧柏叶视为君药,艾叶为臣药,荷叶为佐使药


用生命动力学参数来分析,就能更清晰地看到这个“团队”是如何高效协作的。


图片

1

君药:侧柏叶


关键数据

K = 4.89 (高阴精型)

r1 = 0.174 (主导凉血)

r2 = 0.0242 (高阶阳气)

r1 x r2 ≈ 0.004 (化痰止咳)

通天气能参数 Eq ≈ 1000 (动力)


解读


侧柏叶的K值高,性微寒,是典型的“阴精型”药材,归肺、肝、大肠经。r1xr2趋近于0,决定了它凉血止血的核心功效


同时r1值远大于r2值,与“凉血”的功效吻合。因此,对于血热妄行导致的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出血症状,侧柏叶能直接针对病机,发挥清热凉血、收敛止血助力的作用。


侧柏叶是方剂中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故为君药。


图片

2

臣药:艾叶


关键数据

K = 2.43 (高阳精型)

r1 = 0.209 (阴精气)

r2 = 0.26 (阳精气)

r2 > r1


解读


艾叶是“高阳精型”药材,味辛为主、性温,但由于r1数值较大,因此有点苦味。其阳精气(r2)大于阴精气(r1),这决定了它散寒的功效。


在三叶汤中,它扮演两大角色:一是辅助侧柏叶增强止血效果;二是较大的K值意味着艾叶可以利用自身的温性,制约君药侧柏叶的寒凉之气,防止寒凉过度损伤脾胃。


图片

3

佐使药:荷叶


关键数据

K = 4.19 (偏阳精型)

r1 = 0.193 (阴精气,味苦)

r2 = 0.147 (阳精气,潜阳)

r1 > r2


解读


荷叶的阴精气(r1)大于阳精气(r2),因此它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能辅助对抗暑热。


同时其升发清阳的作用有助于促进气血的运行,使药物更好地发挥功效,还可起到一定的调和作用,故为佐使药。


图片

结语

图片


综合来看,三叶汤的配伍很有特色:


以侧柏叶为核心,强力清热凉血,对抗暑热;

以艾叶为辅助,温散寒湿,防止寒凉过度;

以荷叶为引导,清暑利湿,并调和诸药。


三者协同,共同实现了清热而不寒凉,利湿而不伤阴,温通而不助火的平衡状态,因此在炎热的三伏天期间,具有良好的防暑保健功能


但是好方需有好药。当前市场上的中药材质量参差不齐,大家在选用时,一定要注意分辨,选择货真价实的药材,才能确保应有的效果。



常州《黄帝内经》当代科学解读馆

主持人:金日光

2025年7月15日

金老头像 不可删!.jpg



【责任编辑:华人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