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东海:论中国司法改革的深水区挑战与破局路径_世界华人报 
今天是: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朱东海:论中国司法改革的深水区挑战与破局路径

来源:世界华人报  供稿 更新时间:2025-08-28 16:55:37 点击数:


论中国司法改革的深水区挑战与破局路径


朱东海


中国司法改革已步入深水区与攻坚期,诸多结构性、机制性难题亟待破解。司法体制的良性运转,事关法治权威与人民对公平正义的信仰。当前改革已触及利益调整与权力重构的深层矛盾,必须以系统思维、法治方式和坚定决心推动实质性突破。


一、司法独立性的现实困境


1. 地方保护主义顽固存在 

当前,地方法院在财政经费与人事任免等方面仍深度依赖地方行政体系,导致其在审理涉及地方支柱企业或重大经济利益案件时,面临巨大压力,难以完全保障裁判中立。跨行政区划诉讼中普遍存在的地方保护倾向,严重损害了国家法制统一与司法权威。构建超越地方利益格局的司法管辖体系,已成为司法体制改革中一项紧迫而艰巨的制度性任务。


2. 行政干预司法未根本消除 

尽管司法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个别领导干部以“打招呼”、“批条子”等隐蔽手段干预司法的现象仍未绝迹。其手段从以往的明示指令转变为暗示性“关切”,如所谓“关心案情”“依法妥善处理”“注意社会效果”等模糊表述,实则施加不当影响。在重大敏感案件中,法律之外的因素仍可能成为裁判的潜在变量,侵蚀司法公信根基。


二、司法公信力遭遇严峻挑战


1. 同案不同判现象依然突出 

相似案件在不同法院、甚至同一法院不同审判组织间仍存在裁判尺度不一、结果差异显著的问题,反映出法官自由裁量权边界模糊、法律适用标准不统一等深层次矛盾。该类现象不仅削弱当事人对司法公正的信任,更损害法律适用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2. 执行难问题尚未根治 

尽管“基本解决执行难”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但胜诉当事人权益实际实现率仍有待提高。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等现象在部分地区依然存在,反映出执行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待仍有差距,长效机制建设仍需加强。


三、司法腐败问题仍需警惕


1. 隐形腐败难以杜绝 

司法实践中,法官昧着良心办案、“吃完原告吃被告”的积习仍然存在,法官与律师之间形成利益勾连、退休司法人员利用原有影响力斡旋案件等新型隐蔽性腐败形式仍时有发生。这类“软性”腐败因其难以察觉和取证,对司法公正的侵蚀更为深远。


2. 监督机制实效不足 

目前司法监督体系仍存在“内部监督软乏力、外部监督碎片化”的问题。人大监督、舆论监督与社会公众监督尚未形成有效合力,监督渠道不畅、反馈机制滞后,制约了监督实效的整体提升。


四、司法效率亟待提升


1. 诉讼周期过长 

普通程序案件中审限被频繁突破,二审程序的纠错功能和审级监督机制未能充分发挥,导致诉讼拖延现象依然存在,不仅加重当事人诉累,也影响司法效率与权威。


2. 司法资源分配不均 

基层法院“案多人少”矛盾突出,偏远地区司法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司法资源在区域间、层级间配置不均衡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司法效能和可及性的重要瓶颈。


五、改革突破口与实施路径


1. 深化去地方化改革 

推动建立中央统一管理的司法人财物体制,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法院组织体系,从体制源头切断地方不当干预司法的手伸。


2. 完善立体化监督机制 

推行法官履职全程留痕和终身追责制度,强化律师在法律职业共同体中的监督作用,构建内部与外部相结合、多方协同的司法监督新格局。


3. 全面推进司法公开 

扩大庭审直播范围并实现常态化,建立裁判文书说理质量评价与公开机制,以阳光司法倒逼公正司法。


4. 加强司法职业保障 

提高法官待遇、强化职业尊严,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吸引和稳定高素质法治人才,增强法官抗干预能力。


六、法律制度亟需完善


1. 加大重点领域惩治力度 

提高药品、食品安全犯罪刑罚幅度,切实保障民生权益;完善贿赂犯罪立法,推行行贿受贿一并严惩,增强反腐震慑效果。


2. 强化金融司法保障 

显著提高证券、债券等金融违法犯罪成本,健全投资者权益司法保护机制,维护金融市场健康秩序。


3. 优化刑事法律体系 

审慎评估并规范“寻衅滋事罪”等口袋罪名的适用,通过司法解释或立法修订明确构成要件,防止滥用,坚守罪刑法定原则。


4. 完善新兴领域立法 

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科技应用相关立法,构建兼顾创新促进与风险防控的法律治理框架。


结语

司法改革已进入最关键也是最艰难的阶段。当前面临的已非技术性修整,而是涉及权力配置、利益调整和制度重构的深层变革。需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打破体制性障碍,以更高的法治智慧完善制度设计,以更坚定的改革决心推动落实。唯有如此,才能建立真正独立、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


【责任编辑:华人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