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东海:论赤马红羊劫_世界华人报 
今天是: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朱东海:论赤马红羊劫

来源:世界华人报  供稿 更新时间:2025-09-11 09:55:59 点击数:


论赤马红羊劫


朱东海


         “赤马红羊劫”乃中国历史谶纬之说中极具象征意义的灾劫预言。以干支历法为基,丙午、丁未年分别对应火色赤与生肖马,故称“赤马”;丁未年对应火色赤与生肖羊,故名“红羊”。谶纬家称这二年份多逢国难、世运艰危,遂成历史命运观中一道深重的文化烙印。


         溯其源流,此说雏形见于易学与五行生克之论。北宋宰相赵普曾注《推背图》,首将“红羊”与国运相连;至南宋,学者柴望因痛心靖康之变恰值丙午(1126年),而编纂《丙丁龟鉴》,系统罗列历史上逢丙午、丁未之年所发生之重大灾变,如汉武帝时期的蝗灾、唐德宗时期的泾原兵变等,“赤马红羊劫”之说遂广为流传。


        但若以史实证之,此说颇可商榷。纵观中国历史长河,治乱兴替、灾变战祸几乎无年不有,非独系于丙午、丁未。如安史之乱(甲午年)、鸦片战争(庚子年)皆非红羊之年,然其破坏之烈,堪称浩劫。反之,诸多丙午、丁未年却四海升平,并无大难。可见,将国难单纯归因于天命干支,实乃一种机械的历史目的论,忽视了人事作为与社会矛盾的复杂性。


         此谶说能绵延千载,根植于传统社会中天人感应的哲学观。古人敬畏天道,试图从神秘的符号系统中寻找命运规律,以预知乃至规避灾祸。其背后,一方面折射出在巨大历史动荡面前个体的无力感与对确定性的渴求;另一方面,统治集团亦常借此“天命”之说解释治乱,将人为决策失误或社会矛盾激化所致之灾难,归咎于不可抗力的天数,从而淡化其责任。


         时至今日,我们重审“赤马红羊劫”,已不必拘泥于其神秘主义外壳,而当汲取其中深沉的历史警示与文化隐喻。其所警示者,非虚无缥缈之天数,实乃提醒世人:国家兴衰,绝非偶然——所谓“劫运”,往往是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制度缺陷、外交失策或领导昏聩等所酿成的苦果,在某个时间点上的总爆发!


         破除“红羊劫”之迷思,核心在于坚信“人事即天命”。真正的“劫”,不在星宿干支,而在人心的涣散、道德的沦丧、社稷的懈怠与集体的短视。唯有以史为鉴,明察治道、励精图治,以科学理性之精神代替谶纬迷信之虚谈、以集体的勤勉与智慧代替对命运的被动恐惧,才能真正超越历史周期之困,避开那些由人自己造就的“浩劫”。


         这就是“赤马红羊劫”留给今人最宝贵的启示:最大的天灾,常是人祸;而唯一的解劫之道,唯有自强不息、居安思危的人间正道。


         故所谓的明、后年“赤马红羊”本来不算什么,但如果与现在磅礴浩荡的历史大势巧合来看,则顿显非常之意味——当今世界正处于旧秩序解构、新秩序重构的激烈破立期,文明嬗变、体系更迭、浪潮汹涌;而我国自1976年至2026年,也恰逢五十年社会周期的“大变化”关键节点……这就不是简单的“赤马红羊”流言了,我分明已感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前兆!不过这是具有伟大积极意义的大变革,该来总要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延伸阅读:

《七律·“赤马红羊”盼》


【责任编辑:华人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