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东海先生记者节特稿——
广开言路 信息透明
——从量子纠缠看政治谣言的传播与治理
朱东海
量子纠缠是经实验严格验证的、揭示微观粒子内在关联的基本物理规律,政治谣言是人为建构的宏观社会信息异化,二者看似毫无关联,却在“因果关联”与“现实构建”层面存在极具哲学思辨性的隐喻性关联,为理解谣言的传播逻辑与社会影响提供了全新视角。
在信息爆炸时代,政治谣言的传播速度与影响力常超出预期,甚至出现“谣言成为遥遥领先的预言”的现象。这并非谣言真能预示未来,而是其通过“社会心理纠缠”重塑了大众认知,最终将“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这种现象背后,是谣言对社会秩序的三重破坏:一是引发恐慌混乱,尤其在紧急情况下,易冲击社会稳定;二是扭曲舆论决策,误导大众对事件的判断,导致公共决策偏离理性;三是瓦解社会信任,让公众对信息来源失去信心,削弱社会凝聚力。
一、核心概念的隐喻性关联
量子纠缠与政治谣言虽分属不同领域,但其核心特征的相似性,构成了二者类比的基础。
1、量子纠缠的核心特征
A、关联性:两个及以上粒子无论相距多远,状态始终相互影响,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
B、非局域性:关联不受时空限制,无需依赖传统信息传递方式即可实现瞬间作用;
C、状态不确定性:未被测量时,粒子处于概率性叠加态,无法确定具体状态。
D、波函数坍缩:一旦进行测量,叠加态会立即转化为确定的现实状态。
2、政治谣言的核心特征
A、心理关联性:谣言将散布者、传播者与接收者的心理需求(如不满、恐惧、期待)紧密“纠缠”,形成拥有共同认知基础的社会群体。
B、信息非局域性:谣言在“社会信息场”中扩散路径不可预测,能突破地域、圈层限制,实现快速传播。
C、现实不确定性:未被权威验证或证伪前,谣言描述的内容(如权力更迭、政策变动)处于“社会叠加态”,既可能成真也可能失效。
D、社会现实坍缩:当足够多的人相信谣言并采取行动时,“社会叠加态”会转化为确定的现实,谣言从“虚假信息”变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二、历史例证的“坍缩”过程分析
从中国历史来看,诸多政治事件的爆发与演变,都印证了谣言如何通过“社会心理纠缠”推动“历史现实坍缩”。
1. 陈胜吴广起义:“大楚兴,陈胜王”
秦朝末年,民怨沸腾但未来仍处于“混沌叠加态”——起义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陈胜、吴广通过“鱼腹丹书”“篝火狐鸣”制造谣言,将自身(核心粒子)与戍卒的生存焦虑、反抗期望(群体粒子)“纠缠”。当戍卒相信“天意属陈”,心理状态从“恐惧犹豫”坍缩为“坚定拥戴”,谣言成为行动纲领,最终“坍缩”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现实。
2. 刘邦兴汉:“赤帝子斩白帝子”
刘邦逃亡期间,“斩白蛇”被附会为“赤帝子(刘邦)斩白帝子(秦朝)”的谣言,将其个人命运(个体粒子)与“天命所归”的信仰(文化粒子)、反秦势力的诉求(群体粒子)强关联。谣言赋予刘邦“超凡合法性”,吸引大量追随者,集体信念最终“坍缩”出大汉王朝的建立。
3. 王莽篡汉:“符命造势”
王莽通过制造“铜柜献符”“石牛显灵”等“符命”谣言,将自身与“天命转移”强关联。朝野上下逐渐相信“汉室气数已尽”,心理共识最终“坍缩”出新朝建立的现实,完成政权更迭。
4.元末红巾军起义:“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治理黄河时,河工挖出独眼石人,与民谣预言完全吻合。这个“关联性事件”瞬间将全国处于“不满叠加态”的民众心理,坍缩为统一的造反行动,直接催生了红巾军起义,加速了元朝的覆灭。
5. 李自成崛起:“十八子主神器”
明末谶语“十八子主神器”,将李自成(李姓,“十八子”)与“皇权(神器)”“纠缠”。谣言在民间广泛传播,动摇了明朝民心,为李自成势力壮大、攻入北京提供了关键心理动能,推动历史走向“明末更迭”的现实……
这些史实共同表明,在特定的社会“叠加态”下,一个精心编织的谣言足以成为触发历史走向决定性“坍缩”的关键变量。
三、结论:量子纠缠隐喻下的政治运作逻辑
透过量子纠缠的隐喻可见,政治谣言本质是“社会波函数坍缩的触发器”。它无需真实依据,只需构建一套看似“神秘且不可证伪”的关联体系,就能将分散、不确定的个体心理,凝聚成具有统一目标和行动力的集体力量,进而将历史的“多种可能性”压缩为“唯一现实性”。这种运作逻辑,本质是通过操控“社会心理纠缠”,实现对历史走向的干预。
四、破解之法:让“叠加态”保持透明
要避免谣言引发的灾难性“现实坍缩”,核心在于广开言路、信息透明,通过构建健康的信息环境,破解不善“社会量子纠缠”,其原理可从三方面阐释:
1. 引入“观察者效应”:量子力学中,观察会改变系统状态。在社会领域,开放透明的信息环境如同“持续健康观测”,能让谣言暴露在公众视野下,无法在信息暗处形成封闭的“纠缠网络”。
2. 防止“波函数畸变”:信息垄断或遮蔽会导致“社会信息场”扭曲,谣言会填补信息真空并快速“纠缠”大众。而信息透明能确保事实占据主导,避免“社会波函数”向错误方向畸变。
3. 实现“退相干”:量子系统与环境互动会失去量子特性(退相干)。在社会中,广开言路与信息公开是最有效的“社会退相干”手段——它让谣言不断与真实信息碰撞、验证,快速失去煽动力,无法再“纠缠”大众,最终瓦解为无意义的信息噪音。
综上,透过量子纠缠的隐喻可见,历史在每个节点都存在“可能性叠加态”。古训“宰相不过千人口”,道破了任何单一中心都难以应对复杂社会信息场的困境。 政治谣言正是利用此困境,通过制造“社会心理纠缠”来强行“测量”并“坍缩”历史。而信息透明、广开言路,则如同为社会系统引入了无数理性的“观察者”,它不寄望于“宰相”或单一中心裁定所有声音,而是通过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信息场”,让社会在充分的理性辩论中实现“退相干”,自主选择未来。这既是中华古老智慧与当代系统科学的隔空回响,也正是我们应对谣言的根本之道。
不过,这里也要提醒政治家们:所谓政治谣言,其本质不仅是信息的畸变,更是一种社会情绪的强烈表达;在着力治理谣言本身的同时,更需深刻审视并改良滋生它的社会土壤——毕竟,有句古语叫“无风不起浪”啊!
2025年11月8日写于北京
延伸阅读:
《论谣言》
《论赤马红羊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