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是现在可以扭转战局的武器吗?”对此,德媒一篇文章认为,可以从原则上给出否定的回答。某型榴弹炮、某款无人机,或某种多管火箭炮是没法扭转战局的。这些武器在乌克兰战场也确实没有起到这种作用。
德国新闻电视频道网站2月26日发表题为《没有“神奇武器”——以及从战争头一年中得出的其他教训》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
由于在远距离具有极高的命中精度,“海马斯”高机动性火箭炮系统被贴上了“神奇武器”的标签。但它之所以取得了辉煌战果,也在于俄方的失误:大型的弹药集中存放点提供了完美目标,让精确打击可以获得巨大战果。如果俄军从一开始就以分散且更为机动的方式组织后勤链,那么“海马斯”命中造成的损失会小得多。此外,俄军指挥架构也经常妨碍部队作出即时响应,使之无法成功定位“海马斯”并对其进行打击。
那么,“海马斯”之所以这么好用,是因为俄罗斯的侦察太差吗?是,但也不全是。一种武器能否充分发挥效能,关键取决于两个因素:它是不是被用对了?即它是否由经验丰富的士兵操作,是否瞄准了让它可以发挥特长的目标?第二个因素是,敌人是否掌握了克制这种武器的手段?这两个因素与武器本身的性能一样重要。
最重要的是联合作战
现代军队必须具备在全维度作战的能力,所谓“全维度”,即天空、陆地、海洋、太空、计算机网络和电磁场。不过,仅仅能够在所有这些领域利用装备展开作战行动是不够的。决定战斗胜负的是,能否联合运用各种不同力量,北约将这种多兵种联合作战称为“多领域作战”。
一场完美执行的“多领域作战”应该是这样:一个主战坦克营在前进,步兵战车中的装甲掷弹兵在其两翼追歼敌方步兵。防空火力使战车不受空中威胁。火炮从后方轰击敌人的前沿地,为进攻部队炸开一条路;一支电子战部队在干扰敌方通讯,并向敌方士兵的手机发送短信,要求其立即投降。
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的军事专家弗朗茨-斯特凡·加迪称,俄乌双方都没有掌握多兵种联合作战。要想使其成功,一方面在于训练,必须通过联合训练来建立各兵种之间的信任和行动规程。另一方面,技术系统必须相互兼容。
加迪说:“在未来武装部队的架构中,我们需要的是混合性。”PzH-2000自行榴弹炮、“猎豹”或“豹”-2这种传统但可靠的武器系统要与无人机和其他技术先进的系统搭配使用。
需要更多预备役部队
从这场战争中高昂的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可以推断出,在未来国家之间的高烈度战争中,最精锐的部队也会很快遭到重创。乌克兰在战争的头一年可能损失了12万至13万军人。不过,它仍有一支9万人的有战斗经验的预备役部队。这些人在过去5年内曾在军中服役,而且乌克兰实施的是普遍征兵制。
相比之下,德国联邦国防军情况不妙,其预备役部队目前约有3.1万人,且“几乎不训练”。加迪分析称:“在遭到俄罗斯现在对乌克兰发动的这种进攻时,其他北约国家也撑不了多久。”他认为英国军队、波兰人或法国人都做不到。“原因很简单,这些国家的军队都没有乌克兰所拥有的那种预备役部队。”
不过度依赖私人公司
当俄罗斯通过计算机网络攻击使乌克兰军队的卫星网络瘫痪时,“星链”出手相助:埃隆·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以其卫星网络替换了故障系统,使乌克兰指挥体系免于崩溃。
但基辅军方在从私人卫星网络中获得高收益的同时,也面临着高风险。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总裁格雯·肖特韦尔在一场航天会议上宣称,建立“星链”的初衷不是用作武器。自那时起,这种支持是多么脆弱就显而易见了。去年秋天,该公司限制“星链”应用增加了乌克兰发动进攻行动的难度。乌克兰在军事上对该公司的依赖砸了自己军队的脚,显示出与私营公司的这种合作是多么脆弱。在极端情况下,私营公司谋求的利益并非其服务的军队的利益。
此外,成千上万台“星链”设备的运行之所以在乌克兰卓有成效,是因为“星链”在波兰、爱沙尼亚和土耳其设有地面站。也就是说,这家公司在战区以外北约领土的避风港运作。但在未来北约可能参与的两个强国之间的战争中,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届时联盟领土内将没有安全之地。加迪警告称,不要在未来的强国战争中过度依赖商业部门提供的技术支持。
战争进程不可预测
只有少数专家认为乌克兰有不败的希望,因为俄罗斯武装力量在人员、物资和机动性方面似乎更胜一筹。多数专家的分析也是对的:俄军的火力、补给能力、后勤体系——所有这些都优于乌军。但在2022年2月,几乎无人料到:俄罗斯将在战争的最初几周内犯下影响深远的战略错误,会让俄军在乌克兰人的防御战中遭到重创。
现在看来,似乎从一开始就能看清乌克兰能够抵挡住这次袭击。但这种假设也是错误的。因为各级部队的战斗力总是受到外部因素的制约——无论是天气还是意外。可意外往往决定了战场上的一次失误能否演变成决定战局走向的动因。
总之,许多可能影响某方胜负的个别因素是可以提前评估的,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永远无法预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