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饮料,竟然会喝出「血栓」和「脱发」_世界华人报 
今天是: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喝饮料,竟然会喝出「血栓」和「脱发」

来源: 时尚健康  供稿 更新时间:2023-03-16 23:50:31 点击数:

       现实生活中,吃够了苦的打工人总是会忍不住来上一杯含糖或号称0糖的饮料,正所谓“要想生活过得去,嘴里总要来点蜜”,那,频繁摄入含糖饮料又会给我们带来多大威胁呢?


31.png
       2023年1月,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秃然”发表了一项调查研究,主题是含糖饮料和脱发风险的关联性,这项研究招募了1028名男性参与者,平均年龄27.8岁,包括436名正常参与者和592名男性型脱发参与者。

       先说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过量地喝含糖饮料可能会增加“男性脱发”的风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雄激素源性脱发(雄脱),以往也称为脂溢性脱发。

32.jpg

图源©Pexels



       调查问卷中所提到的含糖饮料,是用各种形式添加糖用以增甜的饮用液体,包括苏打水、软饮料、加糖果汁、运动饮料、能量饮料、甜牛奶和咖啡等。

       根据参与者的含糖饮料消费频率和数量,研究人员将其分为大量(>3500 毫升/周)、中量(1500-3500 毫升/周)、少量(1-1500 毫升/周)和从不(0 毫升/周)四个档次。

       分析发现,与不喝含糖饮料的人相比,每周频繁喝含糖饮料(超过7次)或者喝超过3500毫升(约10瓶易拉罐型可乐),雄脱的风险甚至增加了3倍以上。

       而在排除了一系列与雄脱相关的其它因素,比如年龄、体重、家族脱发史、生活方式、染发史等等(一系列你能想到的因素外……),频繁喝含糖饮料,仍然会使雄脱的风险增加1.78倍。


       再补一刀,研究还证实,无论饮用哪种含糖饮料,都与男性型脱发显著相关,尤其是果汁饮料、软饮料、运动饮料以及加糖茶饮料......

33.jpg

图源©Pexels



       此外这项研究还初步分析了含糖饮料是如何增加脱发风险的。结果显示,有两条可能的影响途径。一条途径是甜食可能提高雄激素水平,进一步加剧雄激素源性脱发。

       另一条途径却让人有些意外。分析发现,喝含糖饮料的人群,短期幸福增加,但长期焦虑等情绪障碍的发生率更高,而焦虑也可能导致脱发。

       可能会有人跳出来说,这项观察性的研究只是分析了含糖饮料和雄脱的关联性,也并得出因果关系,大不了找个「0糖」饮品替代下,不就解决了?


       此言差矣,除了含糖饮料之外,「0糖」饮品也不是非常安全之选(惊不惊喜)。


34.png


       首先,多数无糖饮料,严格意义上并不无糖,只是含糖量低于国标,所以可以在包装上自称“无糖饮料”。


       还有一类,它虽然不添加常见糖类,但有可能加了甜味剂,糊精或糖浆之类的浓缩糖溶液,以此「混淆视听」。但,它们对身体的危害,足以让人“张大嘴巴”。

35.jpg

图源©Pexels



       近期,另一项发表在权威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上的研究就发现了代糖饮料的“端倪”——时代流行的代糖赤藓糖醇,与主要心血管事件高发存在关联,使其风险增加80%——121%不等,并会引发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赤藓糖醇在一些蔬果、藻类中天然存在,摄入后很难被人体代谢,大部分通过尿液排出,因此热量几乎忽略不计,且不影响血糖波动,也不易产生肠胃不适症状。这些优点让赤藓糖醇一度被认为是天然健康甜味剂。


36.jpg


图源©Pexels



       来自美国知名医学研究所机构克里夫兰医学中心(Cleveland Clinic)的研究人员首先在接受心脏病风险评估的近1200名患者中进行了初步调查。通过分析血液中的化学物质,他们发现血液中高浓度的甜味剂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卒中、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有关。其中,以赤藓糖醇的表现最为明显。

       看完这些,不知道你之后怎么看餐厅随手点一瓶的“代糖饮料”,康康本人是不敢随便买了。
37.png
       不想陷在甜甜圈中无法自拔,但又不舍与甜味来一场彻底的告别,甜味与健康该如何平衡呢?

  1. 循序渐进、悄无声息地改变味觉偏好


       首先给自己一段时间去适应味觉的改变,慢慢尝试淡甜的味道,说不定别有一番风味呢。可以从减少吃甜食的频次和每次吃的数量开始尝试,这样既能满足一下自己,又在朝着更健康的方向走,而且不容易“半途而废”。

2.学会看食品标签,避免入坑

       学会识别哪些属于真正的“低糖”或“无糖”食品,为了避免掉进甜圈陷阱,需要了解这些声称的条件:
.“低糖”:是指每100ml中含糖量低于5%;
.“无糖”:是指每100ml含糖量低于0.5%。

       再结合营养成分中的数据,就可以知悉自己买到的是不是“低糖”“无糖”食品了。


       除了关注含糖量,也要注意选择营养密度略大的饮料,比如,含糖量一样的情况下,选择含有奶等天然原料总好过只有糖、添加剂和水的饮料。

38.jpg

图源©Pexels



3.货比三家,再入手

       如果特别想吃点甜品、糕点、甜饮料了怎么办?查看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营养成分表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越低越好,配料表中白砂糖等添加糖位置越靠后越好。

4.烹调时少用糖

       红糖、白砂糖、冰糖,把家里的这些调料糖都扔掉。有些红烧、糖醋菜品制作时往往需要大量的糖,这时候不仅增加了糖的摄入,还会掩盖盐的咸味,无意中也会增加盐的摄入,所以尽量在烹调的时候不放糖。

5.巧用天然甜味食物替代添加糖


       喜欢甜味,可以尝试用天然的甜味食物替代添加糖,比如煮粥可以放点红枣、葡萄干增加甜味,无糖酸奶也可以搭配葡萄干、枸杞干、石榴、火龙果等甜味食物一起吃、味道比添加了游离糖的更丰富。



健康提醒


       有些糖就在食物中,不知不觉就入肚了。我们特别邀请注册营养师顾中一专业测算,常见的25种食物中含糖量数值。

39.jpg

图源:自己做的

【责任编辑:华人报编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