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乐:“向世界发出华人声音”初衷不改_世界华人报 
今天是: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刘长乐:“向世界发出华人声音”初衷不改

来源:中国新闻网  供稿 更新时间:2011-09-16 15:46:28 点击数:

10(1).jpg

刘长乐(网络截图)


  “华文媒体在努力扩大国际话语权的漫漫征途中,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全球化的布局,更需要我们每一位媒体人,面对国际大事,具备果敢的气魄,专业的素质,以及持之以恒,永不放弃的精神。”
 

  香港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刘长乐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谈及华文媒体如何打破西方媒体话语垄断权这个“老话题”,他说起了凤凰人的一个新故事。



  “9月2日,一度被困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酒店的凤凰卫视‘前线三兄弟’——我们的记者蒋晓峰、摄影师吴建明和工程师邓谅棠三人,在经历20多天的生死考验后,终于安全回到香港。我当时正在海外出差,专门安排了公司管理层和同事陪同三位记者的家人前往接机,香港多家主要媒体的行家也都闻风而至,劫后重逢,场面非常感人。”
 

  刘长乐说,几位记者连续数日被困在卡扎菲军队控制下的酒店,断水、断粮、断电、断网,毫不夸张地说,生死悬于一线。但就是在这样的险境中,记者也从没停止工作。“摄影师吴建明,地地道道的香港人,被困期间对着摄相机录下给5岁儿子的遗嘱。安全回港后,有记者问他,以后再有这样的战地报道任务还去不去?他说,还会去。”
 

  采访之时,适逢凤凰卫视策划的“9·11”十周年特别节目播出。刘长乐颇为感慨地说,10年前对“9·11”恐怖袭击事件的报道,正是凤凰卫视为华语媒体争取国际话语权的标志性行动。当时凤凰驻纽约的记者庞哲一度被困在纽交所地下室,她躲在办公桌下,第一时间拨通总部的电话,进行现场直击报道,使凤凰成为全球最早报道“9·11”事件的华语媒体。
 

  “10年来,凤凰人始终未改‘向世界发出华人声音’的初衷”,刘长乐说,凤凰为树立华语媒体在世界传媒舞台的形象做了不懈努力:“9·11”恐怖袭击的报道, 解决了华语媒体在国际大事前“有没有声音”的问题;伊拉克战争直播,解决了“在不在现场”的问题;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回答了“水平行不行”的问题;而被困利比亚的“前线三兄弟”,则向世界展示了“挺不挺得住”的气概。
 

  刘长乐说,华文媒体除了要有自己的“声音”,还不可避免的面临全媒体化的变局与转型。“我认为,全媒体化的特质首先就是观念和意识的全媒体化,同时涉及组织结构,内容资源,传播信道以及产品型态的全媒体化。”全媒体化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多介质、全流程”的新思路。其中,以WEB2.0为代表的新媒体,更以其“去官方化”,“民间化”,甚至“私人化”的温情面孔,使得这种传播无孔不入,润物无声。
 

  他说,日本大地震期间,凤凰网实时采用凤凰卫视的视频,并同时就“中国是否应该援助日本”展开网上民调,结果得到140万网民响应,,90%说“YES”, 传统视频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互动在第一时间把中国民众的声音传向世界。
 

  刘长乐认为,传统媒体的全媒体化不是一个简单的加法和减法,不是办一个网站一个手机报就可以实现的,而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过渡的同时,新媒体也将引领媒体发展并走向全媒体之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最后是殊途同归。(魏晞  马佳佳)


【责任编辑:世界华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