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2月22日电(记者叶前 高晨)“我们不一定活到100岁,办证居然要办100多个!”广州市政协委员曹志伟绘制的“人在证途”图表,再次刺痛了公众办证难的神经。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地方代表委员呼吁,简政请从“减证”开始。
“证件大国”的证件种类繁多引发人们各种微词:网民“@假装很愤青的样子”直言:“每个证对应一个部门单位,映照出庞大臃肿的管理机构!”网民“@凌耐”认为,证件繁多反映了政府职能部门中的一些问题,证件只是个挡箭牌,牌后面是手续费和一些不必要部门和部门工作人员生存的供养。
这些证件看似“证出有名”,但仔细推敲下来不难发现很多证件存在重复:比如户口本上已设置了“婚否”一栏,就没有必要再开一个“未婚证明”;既然有了毕业证和学位证,再要求开学历鉴定难免有些重复;身份证上已记录出生日期,那是否退休、是否是老人等自然很清楚,就不用再办退休证、老人证……
建立公民信息大数据网、多证合并、一证多能,这些早已没有任何技术障碍的事情却一再停留在代表委员和市民的建议上。究其原因,非不能为,而是不作为、不愿为。一些部门各自为政,连公民信息这一天经地义应该政府各部门共享的治理支撑信息也四散各处,各设壁垒、互不开放。
信息的壁垒导致了证件满天飞。各部门为了便于管理、为了不担责任、为了部门利益,不得罪兄弟部门,只能折腾老百姓,办证跑断腿,往往还办不下来。
明知有重复,但在“有证走遍天下,无证寸步难行”的国情下,老百姓不得不费时费力去办理。计划经济时期,证件是对公民进行人身管理的一种方式,我国早已进入市场经济时代,有些证件已经变得不必要,政府职能部门是否应该考虑对不必要的证件做一个大清理,一些没有意义凭添麻烦的证件可以休矣。
对证件的清理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其背后的行政机构、行政管理做减法,各地新出炉的2014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纷纷将“简政放权”列入重点工作,“简政”能否就从“减证”开始,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抓手,让行政管理更宽松,让百姓们别继续在“证途”上困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