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旧手机能有什么风险?
近日,北京大兴公安分局通报的一起银行卡被盗刷案件引起市民广泛关注。受害人陈女士银行卡内7000余元被盗刷,经警方调查发现,漏洞来自她卖掉的旧手机。
“钱不是我用的,不知道怎么就没了?”去年12月初,陈女士发现自己的银行卡余额凭空“蒸发”了7000余元,而自己从未将银行卡密码透露给其他人,也没接到过诈骗电话或以其他方式被要求转账的情况。
随后,陈女士到银行查询借记卡流水账单,发现在11月26日至12月3日之间,该银行卡有5笔支出,都是通过支付宝转账的形式转出。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建议下,陈女士报了警。
民警通过多方调查,锁定了一位30多岁的男子为嫌疑人。在5笔支出中,除一笔4000元转账是用于充值游戏外,其余4笔转账均发生在大兴区及周边,嫌疑人通过扫码转账的方式,从他人那里套取现金。
通过仔细回忆自己的用卡习惯和可疑情况,陈女士表示银行卡发生盗刷之前,自己曾把旧手机卖给一位男子,与警方描述的嫌疑人的体貌特征非常相像。
原来,此前,陈女士觉得手机卡顿,便换了一部新手机。正当陈女士琢磨如何处置旧手机时,恰巧在村中遇见了之前见过几次面的嫌疑人任某,任某称自己想接单跑外卖正需要一部手机,一番讨价还价,陈女士便现场将手机卖给了任某。
在民警掌握的充足证据面前,嫌疑人任某道出了实情。他拿到陈女士的二手手机后,发现手机中还登录着陈女士的支付宝账户,里面的银行卡也未解绑。由于陈女士设定的支付密码比较简单,试了几次就被任某轻松破解。于是,任某以“房东只收现金”“换点现金日常开销”等理由,对银行卡余额进行了套现,并全部用于消费。
目前,任某因涉嫌盗窃罪已被大兴警方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在受访时表示,移动支付等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给个人生活消费带来便利,同时也会带来新的风险隐患。消费者个人在享受科技进步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需要警惕新的风险,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比如在支付宝等使用过程中有免密支付功能,确实给实际使用带来很大便利,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以保障自身财产安全。
同时,警方提示:为了确保资金安全,消费者不能忽视密码设置,不要图省事设置连号等安全系数较低的密码,让应有的保护形同虚设。此外,在出售手机等电子设备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交易,并提前退出个人账户、删除个人信息,必要时可以将手机恢复出厂设置,以免造成隐私泄露及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