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自卫反击战中,10位首长的儿子壮烈牺牲,他们分别是谁?_世界华人报 
今天是: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10位首长的儿子壮烈牺牲,他们分别是谁?

来源:历史真相大探究  供稿 更新时间:2023-01-05 23:32:08 点击数:

      据统计,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就有10位首长的儿子壮烈牺牲。他们在国家利益和自我利益面前,毅然选择了前者。



      “没有打不死的英雄,有的只是作为一名军人,为国而战的民族大义”。这种军人的牺牲精神,是一个国家走向伟大复兴和繁荣富强的根本。


      他们应该被铭记。


      他们分别都是谁?在短暂的人生中,他们经历了怎样的曲折?面对他们的牺牲,首长们作何反应?


倒下又站起来的你,是最可爱的人


      烈日炎炎下,一个散发着青春朝气的少年正在做俯卧撑。他的胳膊因为支撑着整个身体青筋凸起,汗水一滴一滴往下流,直到做完100个俯卧撑,他才站了起来。

28.jpg

曲宁江


      这个刻苦锻炼的少年名叫曲宁江,老家在辽宁省丹东市。19岁那年,曲宁江入伍当兵。他一直以来的愿望,就是成为一名军人。他的父母都是军人,父亲参加过抗日战争,并在很多次战争中立功,被国家授予多项二等功。母亲也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为战争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曲宁江从小在这种熏陶下长大,在他心里自然而然地就埋下了革命的种子。后来,他阅读了大量关于革命的书籍,像是《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里主人公的钢铁意志和奉献精神,深深地感染着他。他在心里默默地说,自己也要成为一个拥有钢铁意志的人。


      入伍之后,原本精神高昂的曲江宁却被泼了一盆冷水。由于自己的长相太过秀气,部队的其他队友们都说他是肩不能扛的白面书生,是上不了战场的。为此,曲江宁每天努力训练,不是去训练场锻炼,就是去练习射击。


      一段时间后,曲江宁原本白皙的脸庞,晒得黑黝黝的。不过,他很高兴,因为现在的他已经是部队里数一数二的“大力汉”、“神枪手”了。

29.jpg

      1978年,我国一直无私帮助的越南,竟然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农夫与蛇”。越南拿着我国提供的武器和物资,对我国边境地区数次进行轰炸和袭击。谈判未果之后,我国选择自卫反击。


      战争刚刚爆发,曲江宁就写了申请书:“为了保卫祖国,曲宁江自愿申请加入战争。战场上,绝不做逃兵,即使敌人的炮火多么激烈,我也会誓死拼杀到底。”


      可上级却因为他入伍时间还不够一年时间拒绝了他的申请。之后,曲江宁又申请了好几次,均被驳回。无奈之下,曲江宁只好向父亲求助。一向秉公做事的父亲曲奎,这次却一反常态,利用自己参谋长的身份,希望组织能同意让儿子上战场。然而,曲奎递交的申请书依然被上级拒绝。看着身边的队友,一个个都去前线了。曲江宁真恨自己为何没有早一点入伍,他不甘心。于是,一次又一次地向上级提交申请,被拒绝了就重新再写一份。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上级同意了他上前线的申请书。


      这份坚韧不拔的毅力,一直支撑着他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30.jpg

      一天,军所有战士正准备入睡,却接收到紧急转移的命令。不料大家在转移的途中,被敌军包围了。更加不幸的是,曲宁江为了保护一个为伤兵包扎伤口的女医护人员,不幸被敌人的子弹打中。


      一直坚持锻炼的曲宁江,在此刻显示出了惊人的体力。他拖着负伤的身体,与其他战士一起抵抗敌军的攻击。


      随着一声枪响,曲宁江的右腿又被敌军的子弹打中,他单膝跪地,被打中的地方鲜血直流,强烈的疼痛突如其来,他一时无法忍受,想站却站不起来。


      这时,他看到不远处正有一个枪口指向距离自己两三米的战友,他强忍着剧痛,一点一点,慢慢地,慢慢地,站了起来,挡到了战友的前面。


      突然间,又一颗子弹朝曲宁江飞来,打在了他的左胳膊上。此刻,曾经的一切在他的脑海里像正在放映的电影,一幕幕出现:临上战场前,父亲欲言又止的样子,母亲给他打电话,哭着说一定要活着回去!


      “对,我不能死!母亲还在等我回去!”曲宁江在心里默默地说。在战友的帮助下,他缓缓地站起来,想躲在离自己几步路远的小土坡后面去。


      眼看他就要到那个小土坡了,千钧一发之际,又一颗子弹落在了他的胸膛。他再也支撑不住了,手中的长枪颓然落地,支撑住了他将要倒下的身体。


      曲宁江就这样以半跪半立的姿势牺牲了,彼时的他,年仅20岁。


      父亲曲奎接收到儿子曲宁江牺牲的消息后,久久不语。随后,他对身边的秘书说:“当初我同意并帮助他上前线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他随时牺牲的准备。”


      可是,身为一个父亲,他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据曲奎的妻子透露,多年后,曲奎在一个寂静的深夜,拿着儿子曾经穿过的衣物,喃喃自语:“儿子,你是好样的,面对敌人,就算死,也要站着。你比爸爸厉害,是真正的男子汉……”说完,曲奎双手捂着脸,呜呜咽咽地哭了。

31.jpg

      本该享受大好青春的年纪,曲宁江将自己奉献给了国家,并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为国捐躯的曲宁江,其遗体被安葬在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城一个叫蝎子山的烈士墓园内,他的墓碑刻着七个金黄色的大字:曲宁江烈士之墓。


      他的父母每年都会来给他扫墓,老两口坐在儿子的墓前,说说两个人最近的概况,聊聊国家的发展,一年比一年壮大和繁荣,再也不是曾经那个任人欺负,被人耻笑的“东亚病夫”了。


“小北京,大英雄”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平行时空,那么我希望遇到他时告诉他,很有幸能在多年后演绎他的事迹,我只是个小演员,而他是个大英雄。”


      1984年,由谢晋导演执导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登上荧幕。这部电影以对越自卫反击战为背景,讲述了一群为了保卫国家自我牺牲的革命战士。这部电影一上映,就在当时引起强烈反响。


32.jpg

      其中,影片中有一个外号叫“小北京”的革命战士,被当时看过电影的人们啧啧称赞,说我们国家今天的强大离不开这种人的无私奉献。


      饰演这个角色的演员更对“小北京”这个人物的原型充满了敬佩,在一次采访时,他对记者说了开头的一段话。


      “小北京”这个人物的原型,其实是个高干子弟,真实名字叫张力。他的父亲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54军160师的张志信师长。张志信为人刚正不阿,从不徇私,在军中颇有威望。

33.jpg

张力


      1945年,张志信选择入伍为国家效力,靠着过人的胆识,他打了数百次胜仗,也从一个普普通通的战士升任为师长。


      张力是张志信的独子,张志信30多岁时才有了这个儿子,但张志信对他从不娇生惯养。身为“军二代”,张力在父亲的严格教导下,身上完全没有那些肆意挥霍的不良习气。


      受父亲的影响,张力小小年纪就参了军。得知张力参军的消息后,张志信反复叮嘱张力:在部队不要打着自己是首长儿子的旗号,霸道横行,努力学习作战知识,为国效力才是关键。


      张力牢记父亲的教诲,入伍后勤劳训练,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各项成绩在部队都名列前茅。而且,通过越来越深入的学习,张力对侦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聪颖伶俐的他,经常会提出一些关于侦察的想法,这让作战经验丰富的老侦察兵都对他称赞不已。


      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张力已经是侦察班的副班长了。听说了越南的无耻行径,张力义愤填膺,恨不得立马上战场将敌军打个落花流水。


      他当即就向组织申请,希望组织能批准他以侦察兵的身份上前线,为保卫祖国领土完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4.jpg

      父亲张志信听说儿子申请上前线的消息时,一向讨厌“走后门”的他却动了恻隐之心。要知道,张志信直到而立之年,才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一个儿子。送儿子上战场,他于心不忍。于是,他想利用自己的职位之便阻止儿子上前线。


      他转念又想,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国家都没了,他今天对儿子的保护又有何用?作为老一辈的革命战士,他比谁都明白,战士只有上了战场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如果儿子只会理论而不懂实践,那跟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有何区别?


      最终,张志信默许了儿子参战的壮举:“去了战场,不能搞特殊,更不能给我丢脸!”张力不知道,父亲如此严厉的话语,是内心多少纠结和不舍化成的。


      上了战场的张力,谨记父亲的话,他与战士们同吃同住,从不搞特殊化。对待一些有危险的任务,他总是抢在前面。


      战场上,刀枪无眼,有很多次张力都以为自己逃不过了,却每一次都能死里逃生。


      1979年2月27日,上级命令侦察班的战士去执行一项侦察任务,此次任务极其危险,很可能会被敌军发现。张力身先士卒,第一个表示愿意执行此次任务。


      就在张力和战友侦察并掌握了敌军情况,准备返回驻地时被敌军发现。张力为了不让敌军知道他们掌握了多少情报,也为了让情报及时送回驻地。张力提出,由他掩护战友离开,及时将情报完好无损地交给组织。


      在张力的掩护下,战友成功脱险,带着情报返回了驻地。而张力却在撤退时,被敌军的子弹打中心脏。这时距离驻地还有很远一段距离,看着大量的鲜血涌出。张力知道,自己这次是逃不过了。

35.jpg

      等班长找到他的时候,张力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对班长说:“告诉我的父亲张志信,我没有给他丢脸。他和母亲不要因为我的牺牲难过,照顾好自己,也照顾好母亲……”张力还想说些什么,却最终没有说完。


      年仅21岁的张力就这样牺牲了,班长看着这个总是抢着执行任务的战士,好一会儿没有缓过神儿来,他,竟然是师长张志信的儿子……


      张力牺牲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政委李兆贵这里,他听到消息后,表情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作为张志信多年的老友,他深知这个儿子对于张志信及其家人的意义。


      记得当年张力出生时,他还去参加了孩子的满月酒。张志信一家人喜气洋洋的表情,至今历历在目。李兆贵对身边传来消息的战士说:“这个娃娃啊,怎么就牺牲了。让我怎么跟老张交代啊!”

36.jpg

      片刻之后,李兆贵决定给张志信写一封信,将张力牺牲的消息告知张志信,如此悲悯沉痛的消息,他怎么也无法面对面对张志信说出口。


      当张志信收到信的时候,他正在指挥部研究作战计划。看完信,他打了个趔趄,幸好身边的警卫员及时扶住了他。


      他手里捏着带来噩耗的信,身体像被千军万马碾过一样,哪儿哪儿都痛。看得出来,他在极力地控制,但是很快,他就平复了心情。下一秒,他又开始研究起了如何战略部署的问题。


      李兆贵害怕张志信承受不住打击,还是决定亲自来看望老战友。只是几天不见,张志信的头发竟然白了一大半,看着憔悴不堪的老友,李兆贵止不住地心疼:“老张,如果心里难过,就休息一段时间吧!天塌下来,我顶着。”


      本来已经控制好的心情,此刻却决堤了,一个不惑之年的大男人痛哭流涕。哭过之后,张志信缓缓说道:“有战争就会有牺牲,战场上有那么多战士牺牲,不能因为他是我的儿子,就搞特殊化。我的儿子为国而死,不丢人!”

37.jpg

      战争结束后,部队将张力的遗体安葬在了广西省的靖西烈士陵园。面对诸多战友要为张力举办一个隆重告别会的提议,张志信断然拒绝。


      大家都为张志信大无畏的无私精神赞叹不已。其实,众人不知道,张志信只是将内心的痛楚深深掩藏了而已。


      直到2013年2月26日,享年86岁的张志信在烟台病逝时,他的贴身衣服口袋里,还装着儿子的一张照片。他只在夜深人静,独自一人默默舔舐失去儿子的伤痛。


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


      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中央领导对所有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士给予了“烈士”称号。其中,有两位特殊的战士,更是被中央军委授予了一等功、二等功的特殊荣誉,将他们为国奉献的英雄事迹在每个部队进行宣扬。


      有一个刚刚加入部队的小伙子,代表新兵子弟发言时说:“虽然我不知道你们是谁,但我知道你们为了谁。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为了和平,你们甘愿牺牲自我,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你们是所有军人学习的榜样,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38.jpg

耿军和耿晓康


      俗话说“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这两位特殊的战士,是一对亲兄弟,他们是耿军和耿晓康。为了保家卫国,他们一起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又在同一场战役中英勇就义。他们的牺牲与奉献,也让耿家成为此次战争中唯一的双烈士家庭。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爆发。耿军和耿晓康两个追风少年就跟着部队上了前线。上战场前,两兄弟把早已写好的遗书交给组织:如果我们不幸牺牲,请把遗书交给父母。


      1979年3月的一天,我军与越军在高平激烈对战。耿军和耿晓康所在的8连突然被支援的越军部队包围,前是虎视眈眈的敌军,后是险峻的悬崖峭壁,形势极其严峻。


      面对敌人的步步紧逼,8连的战士们毫不退缩,他们配合有致,试图突出敌人的包围圈。靠着顽强的意志,8连战士们与敌军奋战了2天2夜,敌军止步不前,丝毫没有攻下我军阵地的机会。


      虽然敌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是我军的伤亡也极其惨重,战斗力开始逐渐下降。为了让我军突出重围,担任火力组组长的耿晓康带着几名士兵冲在最前面,使用火力压制敌人,为大家留出时间突破敌人的包围圈。


      就在我军即将全部冲出包围的时候,耿晓康却不幸被敌军的子弹打中要害,壮烈牺牲,年仅18岁的他,生命刚刚开始,就已颓然结束。

39.jpg
耿家全家福

      哥哥耿军亲眼目睹了弟弟的牺牲,化悲痛为力量,带着8连的战士们奋起抵抗。他接着弟弟的掩护任务,继续为剩下的战士赢取最后撤离的时间。然而,此时我军经历的2天2夜的奋战后,后面补给没有及时跟上,早已弹尽粮绝。


      为了不做俘虏,耿军望了一眼身后的悬崖,拿着剩下几枚子弹的机枪对敌军进行了最后的扫射,之后大喊一声:“共产党员跟我跳!”一跃跳下悬崖,耿军牺牲时,也只有21岁。


      得知兄弟俩牺牲的消息后,父亲耿进福发出一声长叹:“明知拦不住你们,所以只好让你们去。明知可能会牺牲,但是,做父亲的不后悔。”


      原来,耿军和耿晓康是瞒着父母上的战场,他们害怕父母会担心,会不同意。但是,他们低估了他们父亲的格局,其实父亲早就知道了他们上前线的事情。


      身为一名身经百战的老战士,耿进福知道,作为一名真正的军人,就要有舍生忘死的精气神。这是身为军人的使命,也是军人的价值所在。


      儿子们不知道,父亲耿进福就参军的时间跟他们差不多,他也是凭借着在战场上一次又一次奋不顾身地厮杀,才成为了如今50军150师的副参谋长。

40.jpg

      军人的理智没有让耿进福阻止儿子们上战场。但是,得知儿子们牺牲的消息,身为父亲的他却难掩悲伤。怀着对儿子们沉痛的缅怀,耿进福陷入了儿子们刚出生那会儿的回忆中。


      1958年,耿进福所在的部队驻扎在西藏,妻子因不想分隔两地选择了随军,耿军就是在这一年出生的。


      还记得出生那天,驻扎地离医院比较远,当救护车来时,妻子的羊水已经破了。结果,救护车还没到医院,儿子耿军生在了半路。所以,耿军还有一个小名,叫“征途”。


      大儿子耿军出生三年后,二儿子耿晓康也降临到了这个世界。两兄弟从小关系就很好,很懂得照顾对方。有时候,两兄弟和驻扎在部队的其他小孩子们一起玩耍,不管是哥哥受欺负,还是弟弟受欺负,两兄弟都会为对方大打出手。为此,耿进福没少收拾他们俩,每一次两兄弟都说:“要罚一起罚,我们是好兄弟。”


      如今兄弟俩为了国家大义,纷纷英勇牺牲,耿进福内心五味杂陈,一面为儿子骄傲,一面为儿子悲痛。

41.jpg

      后来,部队将兄弟俩在上战场前写的遗书送到了耿进福手中。兄弟俩的遗书是这样写的:“亲爱的父亲母亲,我们决定,不久之后奔赴越南战场。儿子们不孝,让二老担忧。如果我们一去不返,请二老不要难过,坚强生活。我们两兄弟没有什么身外之物,只有这仅有的12元钱和一床草席,草席可以给耿涛弟参军用,12元钱留给二老。此致军礼!儿子: 耿军 耿晓康 一九七九年二月十日 九里埂”


      看完两个儿子的遗书,耿进福内心的最后一道防线彻底崩塌了,泣不成声的他,看起来瞬时苍老了好几岁。


      除了张力、耿军、耿晓康、曲宁江这几位高干子弟外,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军二代”还有周伟、江鲁平、罗粤宁、曹辉、赵幼林、彭泓、蒲仕平等人。他们没有因为自己的起点比别人高而坐享其成,而是在正值青春的大好年华将自己献给了祖国。


      父辈们也选择支持了他们的做法。试问:谁家的孩子不是宝?他们将自己的孩子奉献给祖国,其思想觉悟之高,不是每位父母都能做到的。

42.jpg

      他们的爱国情怀,大无畏的奉献精神更是在无形中深深影响了他们的儿女。作为军官的子女,这些孩子们的人生原本可以有更多选择,可以走得更远。但他们却放弃了安逸,放弃了花前月下,放弃了膝下承欢。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选择了流血流汗的战场,选择了刺骨的边疆的风。


      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我们要知道,他们为了谁。


      他们的名字,点亮了万家灯火。他们的牺牲奉献精神,像一座座灯塔,照亮了祖国走向繁荣强大的路。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保家卫国,为了祖国繁荣昌盛无私奉献的所有军人。


【责任编辑:华人报编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