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八年号称“史上最热的夏天”,到底热到啥程度?超乎你的想象_世界华人报 
今天是: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乾隆八年号称“史上最热的夏天”,到底热到啥程度?超乎你的想象

来源:历史真相大探究  供稿 更新时间:2024-06-12 21:44:19 点击数:

谁能想到,在工业革命100多年后,我国如今夏天动辄40度的高温天,放到古代来说居然不算高。

据古气候研究室专家估算,清朝乾隆八年的夏天,要算是近几百年来,最热的一个夏天了。北京夏天最高温度达到44.4度,更无论南方。

很难想象,在科技不发达的两三百年前,人们遇到高温应该如何应对,有多少人在那个夏天丧生。

1.jpg

(清朝疆域图)

一、最炎热的夏天,温度高达44.4℃

《续东华录》中记载:北京:“六月丙辰(7月25日)京师威暑。”

到底是多热的夏天才能有机会被载入史册呢?

时间调回到1743年,也就是乾隆八年,当时的京城,气温已经突破40度了。

说到这里,相信很多朋友都会有一个疑问:这一数据是怎么来的?两三百年前的清朝就有温度计了吗?

2.jpg

(传教士)

还真是,当时西方正处于工业革命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不仅仅造出了温度表,甚至还有湿度表和气压表等仪器。将这些仪器带入中国的人便是传教士,他们作为皇室专用的翻译官和和科学知识的传授者,在清朝很受重用。

而宋君荣便是当时法国住京城的一位传教士,也正是他使用温度表监测出了当时的最高温度是44.4℃。这个数字放在今天都可想而知的热,更何况是两三百年前呢?

所以温度监测结果出来后,立马就传遍了朝野。而比一个数字更有信服力的,则是高悬在大家头顶的太阳,百年难遇的大旱灾、热灾,让清朝人心惶惶,路上中暑者甚众,连皇帝都被热得受不了了。

3.jpg

(气温检测表)

有众多史料可以证明,当时的天津、山西、山东、河北京畿各地简直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

比如在《续天津县志》中记录的:“五月苦热,土石皆焦……人多热死……”

《高邑县志》中也有详细记录:“薰热难当,墙壁重阴亦炎如火灼,日中铅锡销化,人多渴死。”

在汹涌而来的热潮下,造成了许多百姓最后被热死、患上热射病、江河断流、庄稼尽毁……

4.png

(避暑山庄)

京城的一众达官贵人,当时虽然没有空调和冰箱,但是还有冰窖可以避暑,倒是没有受到太多影响。但普通老百姓就惨了。

别说避暑问题,就连老百姓的饮用、灌溉都找不到水。田土在长时的高温暴晒下,水分蒸发,土地皲裂出能陷人的宽口子,农作物少有存活。十里难找到一口有水的井,百姓整日为吃水问题担忧,热死、渴死者不在少数。

乾隆眼见此次热灾来势汹汹,也急忙开始施政救济灾民。

5.jpg

(高温导致干旱)

二、朝廷开始重视,但依旧无力回天

当受到热灾影响的人越来越多,几乎是到了“道路行人皆有毙者”的地步,一声声丧钟传到皇城,乾隆也无法安坐高台了。

他表示:“朕之疏误,使苍生涂炭……”

根据记载,当时仅仅是京城和京郊上报的死亡人数就已经达到了上万人,其他地方可想而知的惨烈。为了抚慰民心,救灾抗旱,乾隆还特意颁发诏书向百姓致歉。但仅仅如此,怎么可能平息大家心中的怨恨呢。好在不久后,朝廷也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方案来抵抗酷暑。

6.jpg

(朝廷赈灾)

朝中官员开始在街上施发抗暑药物和汤饮,国库拨款白银万两用来赈灾,并且对粮食价格进行了干预,以免粮价高涨。

但仅仅这样还不足以救大家于水深火热之中,不管是派发汤药也好还是拨款赈灾也好,都是权宜之计。

因为高温而热死的人,数量依然在增加。而且往往到了这种时候,有权利的官员肯定是能毙百姓享受到更多资源的,所以有的人就会在家中大量屯水屯冰。

7.png

(冰窖)

高温持续了将近三个月,热灾便也持续了三个月,在农业种植技术并不发达的清朝,面对这样的高温天气,就别再想有什么粮食收成了。

三、导致“热灾”的种种原因

要说起这场人心惶惶的“热灾”,其实并不是突如其来的,通过总结乾隆八年的种种情况,还是能找到一些大自然的“预警”。

乾隆在位的整个时期,旱灾就尤其的多。熟悉历史的朋友们应该有听说过历史上所记载的一次“特大旱灾”,便是发生在乾隆50年间。乾隆八年出现的最热夏天甚至都还不是旱灾最严重的时候,可想而知当时的那场旱灾有多恐怖。

8.jpg

(乾隆)

旱灾属于自然灾害,发生旱灾也是因为自然环境的变化,但这都属于客观因素,人为很难干预的,至少在当时那个年代还无法做到。

除开这些无法人为干预的客观原因之外,其实也有人为因素的存在。

虽然乾隆在几次旱灾的教训中,加强了对抗旱的重视,但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却一直处理的不怎么样,那就是水利问题。

9.png

(水利工程)

水利设置不仅决定着洪涝时期的水源问题,更是庄稼生长的根本,然而在修筑水利设施这一方面,乾隆处理的其实并不完善。

有史料证明,乾隆48年,国库预计拨下53万两白银,用以修筑山东境内的运河。可当时实际耗费了110万,难道是朝廷测算失误?就算预算和实际支出有偏差,但也不至于差这么多吧?

那么其中填进去的那些,十有八九便是落入了某些官员的口袋里。银子大把大把的花出去了,最后的结果却差强人意,这样的水利设施能抵挡得住洪涝灾害的考验吗?

10.jpg

(水利体系)

再加上清朝人口众多,为了解决最基本的吃饭问题,大家不得不开坑荒地,导致水土流失。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乾隆的水利设施修筑的不怎么样,但他也是个务实的君主,在这场“热灾”中的表现还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因此,乾隆八年甚至成了后世抗灾的典范。

毕竟当时乾隆只有32岁,他面对巨大的自然灾害时,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抗灾行动,也算是表现不错了。当然也不排除雍正帝改革带来的利处,当时清朝国力强盛,国库充足,才能从那场灾难中有惊无险的挺过来。

11.jpg

(乾隆剧照)

“热灾”结束之后,朝廷也制定了各种办法,例如“官借牧费”“出借麦种”等来帮助百姓们重建家园,让那场热、旱灾,没有造成更大的伤亡。



【责任编辑: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