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漫谈•之五十四
(五十四)群友说现在的中医基本上不知道《内经》里配药规则!
一、群友问《内经》里小(3)中(9)大(13)配药数目怎么来的?
前两天我在漫谈五十二中说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里天师岐伯向黄帝说,在配药时,要药味的数目有个规则,即
小方为三味
中方为九味
大方为十三味
大家看了之后,感觉很奇怪,这些数目究竟代表什么意思?
当年钱老跟海军医院冯理达院长、西医林佳媚主任、学物理的王光美常委、我等人问这个3、9、13是什么意思?
钱老还说,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里配药时,以3味的前前后后,以9味的前前后后,以13味的前前后后,取中间的数目,然后突然来一个21味前后的方子。
所以钱老给我们理工人员又出一个难题,要弄清3→9→13→21的来龙去脉!
这显然是某种级数展开的方式。
二、北化大生命动力研究中心的解读
当年为上述数列,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不难得到下列结果:
故:1+2=3
故:1+3+5=9
故:1+3+9=13
故:1+3+5+4+8=21
这就是两千多年前帝/师和张仲景制定的配药规则,那么为什么佐使药味的数量超过君臣药味数呢?
对此《内经》有些说法,归纳起来,佐使药味数目一般都要超过君臣的药味数目。但是每一个佐使药味的实际分量要少。可是这些佐使药,往往起到四两拨千金的作用!
归纳起来有:
①起导引和靶向作用
②起奌火或发动作用
③起统筹兼顾作用
④起粘合连带作用
⑤先起反作用,后逆转
⑥起包排作用
⑦起适合当时五运作用
⑧起适合当时六气作用
⑨这样使佐药和使药的数量比较多了,但可以灵活地加减。
可是后世的人们由于不了解上述规则的来源,不大遵守上述规则。
三、张仲景的经方情况
像张仲景是非常了解《内经》里的上述规则,特别了解不同佐使药对上述多方面的作用,故可以根据每一人的病情,尽量少用佐使药,所以他也提出一味、二味药或四味、五味、六味、七味、八味等<中间型方子>。但他考虑到有些病由表及里,非常严重时也用21味、23味的实例。
据常州《黄》展馆工作人员劳雪兰女士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统计,一共有440多个方子名称(其中许多是重复出现的)下列的情况:
1味18 10味3
2味57 11味0
3味89 12味5
4味78 13味0
5味68 14味3
6味36 15味0
7味56 16~20味0
8味13 21味1
9味2 23味1
由上可以看出,张仲景是围绕着3、9、13味,尽量少用药味的大师!
尽管这样,看来其中不少方剂的疗效是非常好的,现在还可以称得上是<经方>!
但目前,国内不少中医根本忽视《内经》的规则,也不好好体会张仲景的精简方略,追求<多多益善>,远远超过葛又文的清肺排毒方的21味,有的方子甚至超过50味。
当年钱老一再说他提倡的〈上天赋给人类的963九宫九类特供药〉里九味药,再加减,基本上可以满足各种病的需求,可见钱老的想法同张仲景的方略相当接近!
今天先说到此。
常州《黄帝内经》当代科学解读馆
主持人:金日光
2023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