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所深藏的奥秘·之十四
(十四)金某你有啥证据说经络里一有大磁畴体经络就<不通>了呢?
这两天大家看了本公众号(十三)之后,有几位学过理工课的群友说,上文中说的<经络里如形成大磁畴,因阳离子堆积,使其高高的阳电位信息,通过邻近神经系统传至脑神经中心感到特别痛疼>的论述是对的!
好
但是怎么知道這些带正电荷的离子堆流动起来那么难,容易堵,希望拿出证据?
我说很感谢提这样的问题。
当年学理工的王光美常委也提过类似的问题。说实话当年我也拿不出经络里流动量及阻力方面的科学证据。
钱老说,有电阻数据就好了,可是那时也没有这方面系统数据。等到王常委(2006年),冯院长(2008年),钱老(2009年)也走了……
▼
后来北京中医药大学赵百孝教授(<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年第十一期857~860页>)发表了有关十二正经原穴的电流量的数据公布之后,才知道<经络里自主电位(mV)、自主电流(mA)及电阻(R)之间的三者关系>,即凡是mV高,表明有较大的阳离子堆积体,但往往使自主电流mA必然变小,而R变大,容易引起瘀堵!
遗憾的是当年前辈们除了电位之外未能看到经络里电流电阻等情况。
李教授在他论文中分开了真正注流和非注流的电位数据。
考虑到真正流注数据可能更可靠,故下面全用流注电位(mV),
比如
太阳经:小肠7.6+膀胱5.3=12.9
阳明经:大肠6.6+胃6.7=13.3
少阳经:三焦9.6+胆5.6=15.2
由上可知阳明经相当于一小一大之和的平均值。
又如
太阴经:肺6.8+脾6.2=13
厥阴经:心包8.1+5.7=13.8
少阴经:心8.4+肾5.9=14.3
由上可知厥阴经相当于一小一大之和的平均值。
由此可见开阖枢的电位方向都是由小变大,且最大电位落在三焦/胆及心/肾的枢扭位上。其中三焦的电位在六阳经中最高,心的电位在六阴经中最高。而在整个的十二正经中,三焦的电位最高!!
这就是说从经络里的气血的流动能量上看,三焦最高,可见《黄帝内经》给这个经络带上<焦>字,有格外的意义:即指该经络具有能量聚焦之意。这是当年钱老等前辈们知道的情况。
2009年钱老也去了<九重天>之后,北化大生命动力研究中心才看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赵百孝教授的有关十二正经左右原穴的电流量(mA)的文章,从中看到
太阳经283 mA(开)
阳明经273 mA(合)
少阳经256 mA(枢)
可见阳明介于开枢<和>之平均值,而少阳经电流最小。
太阴经326 mA
厥阴经302 mA
少阴经271 mA
可见厥阴经又近似上下之<和>的平均值,而少阴经电流最小。
由上可以看出少阳经(三焦+胆)的电流量在六阳经中最小,而电位最高。
同样少阴经(心+肾)的电流量在六阴经中最小,而电位最高。
而在十二正经中少阳经的电流量最小,自主电位最高!
于是出现下面特别重要的信息了。
肆
经络里确有电阻大小
大家都学过物理学里的电学公式:
电流(A)=电位(V)/电阻(R)
∴ R=V/A
可见只要用赵教授的左右电流(mA)平均一下和李光华教授的电位(mV),就可得到十二正经的腧穴位的相对电阻(R×10)了,如,
太阳经0.86(开)
阳明经0.98(合)
少阳经1.17(枢)
可见阳明经介于两者之间,而少阳经电阻最大!
太阴经0.85(开)
厥阴经0.92(合)
少阴经0.98(枢)
可见厥阴经介于两者之间,而少阴经电阻最大!
由上再次看到在人体经络里,凡是电位高,磁畴大点,电流就小,电阻就大。
故从电阻力方面来看心包/肝及心/肾经络中,气血本身的电阻较大,故比较容易出现瘀堵现象,所以,2000多年前,帝/师早知道经络里有流动的实体,而这些实体也可以变成堵源,要用针灸、按擵、砭石刮痧、用草药等方法加以解堵!
用以上的方式解答了一些理工人员的质疑,欢迎继续提问题。
常州《黄帝内经》当代科学解读馆
主持人:金日光
2024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