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为何是中医大学科的最上等的医典?•七十五
(七十五)最近有些中医群友问我人体经脉里真有那么天生让你容易得心脑血管病的经络及奇穴?
1
问题的起因
我说《内经》阴阳离合论里说三阴三阳总有<开阖枢>的事,意思是总有一种不动的门轴(枢纽)把门可以打<开>,让精微进来,也可以关门藏<阖>在里面。
可见三阴三阳的经脉活动的能力都不一样。
2
问题
当年钱老特别赞扬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祝总骧教授对经络的研究,钱老说祝教授的研究总让人觉得经络里有一种可导电的<小纳米球>串联起来从手足井穴一直通到自己的家(脏腑)。
他说北化大用5+11,研究十二正经的K、r₁、r₂及经络穴位数(Δ)就可以看出三阴三阳的开阖枢,只不过是与阴阳精量(K)的变化流动有密切的关系。
比如
六阴经里
开(肺K/脾K)=4.42/4.76=+0.34
阖(心包K/肝K)=4.39/4.11=-0.3
枢(心K/肾K)=4.69/4.10=-0.59
其中<开>的最大,<枢>最小,<阖>介于其中。
六阳经里
开(小肠K/膀胱K)=4.89/5.44=+0.5
阖(大肠K/胃K)=4.86/4.99=+0.13
枢(三焦K/胆K)=5.32/5.19=-0.13
其中<开>最大,<枢>最小,<阖>介于其中。
当年钱老、王常委、冯院长、主任都看了这些定量分析,知道2000多年前帝/师早知道开阖枢实际上指经脉里阴阳精的先天量出入有关系。
钱老说从中可以看出枢的经络,比如心/肾的K的差值最大,必然使心脏的阴精离子间磁矩缔合的可能性大,造成天生的缺陷,让人得心脑血管病,造成大量死亡!
钱老还说三阴经里,心包和肝的K差距很大,使心包的经络也容易引起死亡。
而在三阳经里的枢经(三焦/胆),三焦的K很大,阴精多也可以引起各种阴寒病。
所以钱老早就说过“天造人时,已经埋下了种种的缺陷”,所以人活着的时候,如何让这些容易引起瘀堵,死亡的经络,得以梳通是特别重要的事!
当年钱老说,让中医界和西医界真正认准上述理论很难。
他说李光华教授的五腧电位还不够,最好还有原穴电流量的检测,可从电导率或电阻率可以直观地看到“开”是导电率最高,“枢”是导电率最低,“阖”是导电率取中的事。
那时,钱老非常急切地希望有人检测原穴的电流量,但非常遗憾的是2009年钱老离世,那一年赵百孝教授才发表了有关正常人十二正经原穴的电流量数据。
这样,在我大学教物理的朱光亚先生的指导下,计算出了十二正经的导电率数据,从而使活着的理工男/女先辈们,100%地解读了前述的开阖枢的内秘了!
3
《内经》专门议论开阖枢
《内经》里说过人体经络里有的穴位容易堵(n代表易堵的穴位数)。
最近, 在一些中医群里,有些群友特别反对我说的“心经就有天生的瘀堵毛病,使人死亡和残疾的最多,只有认识了这一点,积极采取措施,才有可能使人健康长寿”。
有些群友不大同意人体有先天缺陷的说法。
但是不少群友说“天造了人体一些缺陷”的说法,还是有根据的。他们给我提供了下列的看法。
对三阴经“开阖枢”的看法
a. 太阴为“开”
太阴经主运化精微,化生营气,具有“开放”的功能,负责吐故纳新,帮助身体吸收营养物质。
肺经n=2
脾经n=4
b. 少阴为“枢”
少阴经心肾相连,水火并蓄,具有“枢转”的功能,能既济水火,但也有相克的问题,不能不让人们努力化解心肾之间矛盾,这当然是<天造>的实事。
心经n=6
肾经n=3
c. 厥阴为“阖”
厥阴经“主阖”禁阴气,“藏血舍魂”,具有阖的功能,负责贮藏血液和魂魄。
心包经n=2
肝经n=3
对三阴经“开阖枢”的看法
a. 太阳为“开”
太阳经属于表,太阳的主功能是“开启”。太阳经气主开启、开通,为三阳之开始。太阳经,如足太阳膀胱经,主要靠其特别多的穴位(67个)负责升发人体的阳气,但是也易受寒邪的作用,引起种种的病,这也不能不使人们,有意识地防备“天造”的膀胱经的负面作用。
膀胱经 n=4
小肠经 n=3
b. 阳明为“阖”
阳明经属于里,阳明的功能是“闭合”。阳明经,如足阳明胃经,主要负责消化和吸收食物,将食物中的精华转化为气血,故称为阖。阳明经气“主容纳,主收敛,不使外泄”。
大肠经 n=4
胃经 n=3
c. 少阳为“枢”
少阳介于太阳和阳明之间,起到“调节”的作用,故称为枢。少阳经,如手少阳三焦经(作为水利部长)要担负人体里的大量粘性水体的流动,相当难,还有若干个易堵的穴位。这也是“天造”的结果。
三焦经 n=4
胆经 n=5
但是群友们说《内经》和《中医基础理论》里都没有说<开阖枢>里有什么东西流体流动的事,迫切地想知道究竟什么东西串来串去的?
我说过经络里流动实体主要是5+11,其中12种阳离子有d轨道电子,在最理想的状态下能形成非常漂亮的正八面体上下双金字塔络合结构,既有电荷也有磁矩,能聚焦宇宙双势能场的能量,向生命体系,提供催化激活动力活化能,促进生命的演化过程。
下面具体解读一下开阖枢里这些<纳米体>的流动状况。
4
当代科学解读的开阖枢<实体>
这个实体,实际上指含有阳电荷和d轨道电子的阴阳精离子的导电体,相应地有正经的导电率。
我们从李光华教授的电位(mV)和赵百孝教授的电流量(mA)可得原穴的相对电导率D=mA/mV
由上可以看到太阴经的D最大,厥阴经取中,少阴经的D最小。
其中,心经的D最小,同心脏一起的心包经D也很小!
可见人生出来,使心/心包的导电率最差,阻力就大,当然容易瘀堵了。
大家一问百度告诉您在心经里共有九个穴位,其中最容易堵的穴位至少6个!在心包经9个穴位中至少有2个容易堵。这是天生造的!
由上可以看出太阳经的导电率最高,阳明经介于中,少阳经的导电率最小,其中同心脏表里关系的小肠经的电导率相当小(5.3)有3个容易引起堵的穴位,可见心/小肠双双合在一起,成了人体里最坏的缺陷。
还有那个三焦经的导电率也相当差,有4个易堵穴位,故它同心包组成表里关系,同样对心脑血管系统起很坏的作用。
由上的解读,大家可能开始知道为什么人,因心脑血管病死的和心脑残疾人最多的根本原因了吧!
5
为了使大家明瞭易堵穴位,下面再列列有关穴位
在《黄帝内经》中,并没有直接统计每条正经上容易引起瘀堵的穴位数目。
不过,根据现代中医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得知每条正经上确实存在一些容易发生瘀堵的穴位。
以下是根据搜索结果整理出的每条正经上容易引起瘀堵的穴位������
肺经:孔最穴、鱼际穴
大肠经:合谷穴、手三里穴、曲池穴
胃经:髀关穴、梁丘穴、丰隆穴
脾经:地机穴、三阴交穴、太白穴、公孙穴
心经:神门穴、阴郄穴、通里穴、灵道穴、少海穴、极泉穴
心经共有九个穴位,其中易堵的占6个,所以人类通过心脑血管堵而死亡最多是必然的,因此常拍打这些堵穴是非常必要的!
小肠经:天宗穴、后溪穴、肩贞穴
膀胱经:八髎穴、委中穴、承山穴
肾经:大钟穴、水泉穴、照海穴
心包经:天泉穴、郄门穴
三焦经:四渎穴、消泺穴、翳风穴、角孙穴
胆经:肩井穴、环跳穴、风市穴、悬钟穴、足临泣穴
肝经:阴包穴、太冲穴、期穴
奇经八脉中的穴位如果堵塞,可能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
以下是一些容易出现堵塞的穴位������
冲脉:冲脉与生殖机能密切相关,堵塞可能导致气从小腹上冲、呕吐、恶心等症状。
内关穴:属于心包经,通于任脉,会于阴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内关穴能够补益气血、安神养颜。
外关穴:属于三焦经,具有充实三焦的元阳之气,并引导元气出纳运化于一身的效果。堵塞可能导致耳膜无力恢复常态,引起暂时性听力问题。
列缺穴:属于肺经,主要治疗偏头疼、头疼、落枕等疾病。列缺穴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后溪穴:属于心经,用于治疗颈椎腰椎病。后溪穴在第五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照海穴:属于肾经,有滋肾清热、通调三焦之功。照海穴在内踝下,具有治疗咽痛的效果。
申脉穴:属于膀胱经,是阳跷与太阳膀胱经交会的重要穴位。申脉穴在外踝骨正下的凹陷处,主要用于散除体内寒邪,通达阳气。
公孙穴:属于脾经,是脾脏和胃腑的联络点,具有治痛经及脾胃疾患的作用。公孙穴在足内侧缘,脚拇指跟后。
足临泣穴:属于胆经,主升发人体少阳之气,解散肝胆郁结之气。临泣穴在足背外侧,第四趾、小趾跖骨夹缝中。
通过适当的按摩或针灸这些穴位,常喝些疏通经脉和血脉的药食同源茶(同时加上动力液更好),可以帮助疏通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从而全面地改善和维持身体健康,进而达到健康长寿的境界。
今天说得多了一些,目的是让大家知道“天造人”时,在人身上也留了不少“缺陷”,希望大家尽可能减少这些“缺陷”的反作用!
常州《黄帝内经》当代科学解读馆
主持人:金日光
2024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