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为何是中医大学科的最上等的医典?•七十八
(七十八)有些群友看了《中医将亡于中药》的文章之后,都表示痛心!问我对此如何看待?
最近许多群里正在传一篇文章,叫《中医将亡于中药》,群友们特意传给我看看,并让我说说有什么看法?
我细看了,的确是使我觉得痛心!
我认为中国不应发生这样的事情,但是正朝着这个方向走,不能不引起极大的关注。
中医是否会因为中药的问题而最终衰败的问题,确实让人担忧。当年钱老,我等人对这个问题有下列几方面的看法
中药质量问题
近年来,中药的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其中包括真假药材的混淆、以次充好、非道地药充为<道地药>,不按季节采药以及野生药材被以速生种植药材替代,以转基因中药替代原基因中药等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中药的疗效和信誉。
例如,不少老中医遇到了使用假药的情况,即使在增加用药量的情况下也未见效果,这显示了市场上假药的泛滥。
还有大量的好药材,输出到国外,而次药、腐烂药留在国内当好药。
更严重的是残留的农药毒性远远超过了药原生毒性。
中药炮制问题:
中药的炮制是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药效的发挥。
然而,现代中药炮制过程存在一些问题,如不炮制、乱炮制等。
不少老医生指出,现在中药的疗效远不如以前,部分原因可能在于炮制过程的不规范,缺少精心炮制,这是疗效好的关键。
有些中药的农药残留物无法消除。
还有一些中医界人士主张把中药的炮制,改为提取<主成分>的工序,以便加以高纯度化,实际上做成西药,不顾耐药性。
市场和道德挑战:
中药市场存在严重的假冒伪劣问题,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影响了中医的声誉。
尤其中药的价格高涨,假冒伪劣现象空前严重,这导致了民众对中医和中药的不满。
此外,中药市场上的道德风险也让人担忧,有的老中医不敢轻易吃自己开的中药,因为无法确保药材的质量和安全。
农药对中药的危害问题:
农药对中药材的危害极大。
这些年在中药材的种植和生长过程中,农药被广泛使用以预防和治理病虫害。
这些农药包括有机磷类、有机氯类、氨基甲酸酯类等,它们具有很强的毒性、持久性和难降解的特性。
由此带来以下两个问题
a. 对生态和健康影响
农药的残留不仅影响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还可能通过土壤和水源进入生态系统,造成更广泛的影响。
农药的难降解性和高毒性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尤其是在长期暴露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如神经系统损害、生殖毒性等。
b. 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据我了解农药残留问题已成为制约中药材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
由于农药残留问题,许多国家对从中国进口的中药材设置了严格的质量检查标准,影响了中药材的国际市场流通。
综上所述,农药对中药,直接涉及到中药的质量安全问题,也涉及到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长远影响。因此,加强农药残留的检测和控制,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水平,是确保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最严重的问题是有关中药管理部门,还不建立中药材的当代科学定量标准体系:
钱老在世时,他同我们理工男/女多次说过,中药的标准要大大扩充,不仅要有《神农本草》、《本草纲目》,更重要的是要有每一种中药材的当代科学标准(依据5+11含量为基础的阴阳精三参数),这样建一个综合古近的《中华医药科学标准》,严格控制中药材的品质和药效。
钱老当年极力提倡的<上天赋给人类的963九宫九大类特供药>,就是中药当代科学标准的<初本>。
钱老非常希望有一本<本草科学纲目>,所以北化大生命动力研究中心,整理出含有300多种的《中医药阴阳参数汇编》,以此作为衡量各种处方合理性的依据。
但是由于其中许多中药的元素分析远不足5+11,所以影响K,r₁,r₂数据的可靠性,目前只能作为参考标准,但是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用《本草纲目》的指导作用了。
综上所述,中药当前面临的问题确实严峻,但如果通过5+11,加强质量控制、规范炮制方法、严厉市场监管等措施,这些问题是可以被解决的。
中医的未来将仍然取决于中药的质量和效果,因此保护和提高中药质量是挽救中医的关键。
今天说这些。
常州《黄帝内经》当代科学解读馆
主持人:金日光
2024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