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日光教授:(七十八)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_世界华人报 
今天是: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金日光教授:(七十八)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

来源:聚宇能研究院  供稿 更新时间:2025-09-06 09:56:22 点击数:

金日光语录

金日光教授:(七十八)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图1)
金日光教授:(七十八)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图2)

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七十八


从“心脏守护神”到“内科万能穴”,内关穴,凭什么是“十大穴位之首”?讲透背后的中医智慧与科学。


金日光教授:(七十八)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图3)

问题的起因

金日光教授:(七十八)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图4)


最近,一篇《千年中医智慧:人体10大穴位,越按越长寿》的文章在网上流传,文章将“内关穴”置于首位。但其实也有些十大穴位排名不包含“内关穴”,或者把这个穴位放在第三位、第五位。


这样不同的排位方式也让大家有些困惑,并向我询问其中缘由。


冯理达院长说过,当年他留学苏联时遇上疫情,西药解决不了的问题,针灸和中药反而解决了。也因此,她当时还得到了苏联政府的奖励。她很早就认为“内关穴”是非常重要的,其他穴位她也曾经分析过,但我记忆有些模糊了。


事实上,穴位的“排名”并无绝对的官方标准不同的榜单反映了不同的侧重点。但总的来说,《千年中医智慧:人体10大穴位,越按越长寿》这篇文章中列举的十大穴位,确实是中医经络学说中经过千百年实践验证的、最重要,且最常用的保健要穴


这篇文章将深入探讨为何将内关穴视为“首席穴位”具有其合理性,并全面解析背后的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依据

金日光教授:(七十八)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图5)

内关穴位置


金日光教授:(七十八)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图6)

一、十大穴位:实用“黄金阵容”



网络流传的这份“十大穴位”榜单(内关、合谷、足三里、太溪、关元、涌泉、三阴交、委中、阳陵泉、神阙),基本是一份穴位“黄金阵容”了,涵盖了人体最重要的几条经络。调理范围覆盖心血管、消化、生殖、运动等多个系统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功效强大、定位方便、适合普通人作为日常自我保健按揉


内关穴放在首位,也非常契合当代人压力大、心脑血管及神志问题多发的社会现状,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金日光教授:(七十八)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图7)

二、十大穴位分析


为了让大家对这份榜单有更系统、更清晰的认识,我将内容拆分为“核心信息速览”“分析解读”两部分。


核心信息速览表

穴位

归属经络/

(总穴数)

(井穴起第几位)/特性

内关

手厥阴心包经/ (9)

(4)/络穴,八脉交会穴

合谷

手阳明大肠经 /(20)

(4)/原穴

足三里

足阳明胃经 /(45)

(10)/合穴

太溪

足少阴肾经 /(27)

(3)/原穴

关元

任脉 /(24)

(4)/元气住处

涌泉

足少阴肾经 /(27)

(1)/井穴

三阴交

脾经/ (21)

(6)/肝脾肾三经交会穴

委中

足太阳膀胱经 /(67)

(14)/合穴

阳陵泉

足少阳胆经 /(44)

(11)/合穴,八会穴之筋会

神阙

任脉 /(24)

(8)/脐位

注:表格中十大穴位按榜单排名从一到十依次排序,内关为第一,神阙为第十。


各穴位按摩功效与分析解读


金日光教授:(七十八)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图8)

1

内关穴


核心功效:宁心安神,和胃降逆,理气止痛。


解读:将内关穴作为第一位非常合理。内关是“心脏的守护神”,专治“心胸”疾病。


金日光教授:(七十八)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图9)

2

合谷穴


核心功效:镇痛开窍,清热解表,“面口”第一穴。


解读:依据“面口合谷收”的原则,所有头面部的问题(如头痛、牙痛)都与该穴位有关。


同时,它也是著名的“止痛要穴”和“退烧穴”,能清热解表,增强免疫力。地位重要。

金日光教授:(七十八)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图10)

合谷穴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金日光教授:(七十八)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图11)

3

足三里


核心功效:健脾和胃,扶正培元,全身保健要穴。


解读:被誉为“养生保健第一要穴”,是应对消化系统疾病的关键穴位,可强身健体。


金日光教授:(七十八)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图12)

4

太溪穴


核心功效:滋阴补肾,强健腰膝,肾经原气之源。


解读:补肾的枢纽大穴。


肾为“先天之本”,太溪作为肾经原穴,能有效改善肾虚引起的腰酸腿软、头晕耳鸣、脱发齿摇、失眠健忘等,是养生抗衰的核心。

金日光教授:(七十八)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图13)

足三里、太溪穴

图片来源:豆包AI


金日光教授:(七十八)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图14)

5

关元穴


核心功效: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解读:这是人体元阳元阴交关之处,常用于一切虚劳损伤,如生殖系统疾病、体虚畏寒等。


此穴尤其适合艾灸,按摩时需轻柔。

金日光教授:(七十八)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图15)

关元穴、神阙位置

图片来源:健康160



金日光教授:(七十八)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图16)

6

涌泉穴


核心功效:滋阴降火,开窍醒神,肾经经气之源头。


解读:作为肾经的井穴,它最主要的作用是“引火下行”,滋阴降火,对于虚火上炎引起的失眠、烦躁、咽喉痛等有奇效。


金日光教授:(七十八)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图17)

7

三阴交


核心功效:调和气血,安神,补脾益肾疏肝。


解读:此穴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三条重要阴经的交会处。“一穴调三经”,功能强大,尤其擅长调理生殖疾病及脾胃虚弱等问题。

金日光教授:(七十八)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图18)

三阴交、足三里、涌泉穴

图片来源:豆包AI


金日光教授:(七十八)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图19)

8

委中穴


核心功效:通调经气、活血化瘀、强健腰膝,“腰背”第一穴。


解读:谨记“腰背委中求”,所有腰、背部的疼痛、酸胀问题,首先应考虑按摩委中穴。


膀胱经是人体最长的经络,阳气最盛,委中作为其合穴,对于久坐人群的腰背问题至关重要。

金日光教授:(七十八)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图20)

委中穴

图片来源:xjlz365.com


金日光教授:(七十八)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图21)

9

阳陵泉穴


核心功效:疏肝利胆,可应对肝胆失调引起的问题,“筋病”第一穴。


解读:作为“筋会”,它是治疗一切“筋”病的总开关。凡与筋相关的病症,如关节炎、扭伤、抽筋等,都可取此穴。

金日光教授:(七十八)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图22)

阳陵泉穴

图片来源:百度


金日光教授:(七十八)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图23)

10

神阙穴


核心功效:温通元阳,复苏固脱,调和脾胃,是回阳救逆的大穴。


解读:神阙穴即肚脐,是先天与后天连接的枢纽。


重要提示:此穴通常禁针,且不宜用力按压。主要保健方式是艾灸或掌心轻柔摩腹,必须明确特殊的保健方式。


这份榜单选取的穴位组合,兼顾了调理五脏和疏通气血,是非常实用、具有可操作性的保养穴位榜单


金日光教授:(七十八)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图24)

三、为何内关穴能成为“首席穴位”?


内关穴是中医经络体系中当之无愧的“核心要穴”,被誉为“心脏的守护神”、“内科万能穴”。它的关键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核心功能:宁心安神,调理“心胸”


主治:心悸、胸闷、胸痛、心绞痛、心律不齐,以及由此引发的失眠、焦虑等神志疾病。


理论依据:内关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心包“代心受邪”,与心神、血脉直接相关。刺激内关能直接调节心与心包的功能。


络穴特性:内关是心包经的络穴,其络脉走向与之相表里的三焦经,沟通了两经的气血,加强了对胸腔脏腑的调节范围。


科学视角解读: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刺激内关穴可有效调节心率、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为其疗效提供了科学依据。


重要功能:和胃降逆,“随身止吐药”


主治:胃痛、恶心、呕吐、呃逆(打嗝),对晕车、晕船效果亦有效果。


理论依据:内关是“八脉交会穴”,与阴维脉相通,《难经》记载:“阴维为病苦心痛”。阴维脉有维系、联络全身阴经的作用,与脾、胃、肝等消化脏腑关系密切


经别联系:手厥阴经别“下渊腋三寸,入胸中,别属三焦,出循喉咙”,其循行与胃、膈肌关系密切。刺激内关可以宽胸利膈,调节中焦气机,从而达到和胃降逆止呕的效果。


科学视角解读:神经反射学说认为,刺激内关产生的神经信号,能与引起恶心呕吐的神经冲动发生交互抑制,从而阻断呕吐反射。

金日光教授:(七十八)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图25)

内关穴

图片来源:百度健康


重要功能:理气止痛


主治:能疏通胸胁气机,治疗胸胁胀痛、岔气等。


理论依据:内关穴是调理气机的关键穴位。心包经“历络三焦”,三焦是人体气机和水液运行的通道。刺激内关能疏通气机,解郁开结,对于气机不畅导致的胸胁胀痛有特效。对痰饮停滞于肺导致的咳喘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其他关键作用


急救开窍:常用于中风、昏迷、休克等急症的抢救。有开窍醒神、回阳救逆之效。


止疼作用:对痛经、头痛(尤其是前额和巅顶痛)、手臂疼痛等有缓解效果,体现了“通则不痛”的疏通经络作用。


综上所述,内关穴以“心”为核心,辐射胸、胃、脑等,其应用不仅基于千年经验,更拥有现代科学的支撑,是中医“大道至简”的杰出代表。


金日光教授:(七十八)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图26)

四、旁证:内关穴的地位


“四大总穴”的延伸


经典歌诀“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定义了四肢躯干的治疗总纲。而内关穴,正是补充了人体最核心的“胸腔”区域,主治内科杂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八脉交会穴”的核心成员


内关穴作为通于阴维脉的交会穴,在调理奇经八脉中扮演关键角色。“内关配公孙”是临床上最重要的穴位配对之一。


流传较广的民间“十大穴位”


  1. 足三里(健脾益气,全身强壮第一穴)

  2. 合谷(清热解表,头面五官疼痛第一穴)

  3. 内关(护心止呕,胸腔内科第一穴)

  4. 委中(舒筋通络,腰背疾病第一穴)

  5. 列缺(宣肺通络,头颈不适第一穴)

  6. 三阴交(妇科圣穴,健脾益肾调肝)

  7. 涌泉(补肾潜阳,急救苏厥)

  8. 关元(培元固本,壮阳第一穴)

  9. 百会(升阳举陷,醒脑开窍)

  10. 阳陵泉(舒筋活络,筋之会穴)


在现代临床和大众保健视角下,内关穴凭借对常见病、多发病、急症的卓越疗效,它的地位极高,常被与足三里、合谷并列为“三大保健要穴”

金日光教授:(七十八)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图27)

内关、合谷、足三里

图片来源:豆包AI



金日光教授:(七十八)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图28)

五、如何用内关穴进行自我保健?


保健养生,重在持之以恒。以下是几种安全有效的内关穴自我保健方法


金日光教授:(七十八)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图29)

1

指压法 (最常用、最便捷)


方法:对侧拇指指尖按压内关穴,力度以感到明显的酸、麻、胀、痛感为宜(中医称为“得气”)。


时长:感到心慌、恶心时可立即按压。日常保健可持续按压30秒到1分钟,然后放松。左右手交替进行,重复3-5次


金日光教授:(七十八)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图30)

2

按摩法 (适合放松调理)


方法:拇指指腹在穴位上进行轻柔、和缓的旋转揉动,以局部有温热感和酸胀感为度。


场景:睡前按摩有助于安神助眠;饭后半小时按摩有助于缓解胃胀。


时长:每只手按摩3-5分钟。

金日光教授:(七十八)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图31)

按摩法

图片来源:重庆康立中医康复职业培训学校


金日光教授:(七十八)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图32)

3

艾灸法 (适用于虚寒证)


适用人群:胃寒呕吐、心悸伴有畏寒、手脚冰凉等。


方法: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离皮肤2-3厘米,以感到温热舒适、无灼痛感为宜。


时长:每穴灸10-15分钟,至局部皮肤微微红晕为度。


注意:发烧、口苦、便秘等热证实证者不宜艾灸。


金日光教授:(七十八)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图33)

4

刮痧法 (需谨慎操作)


适用情况:心烦易怒、胸闷气急、中暑等实热证。


❗注意:此法专业性较强,不建议初学者自行操作。


出痧后需等待痧斑完全消退(通常3-7天)后才能进行下一次刮痧。刮痧后需注意保暖,避风寒,4小时内不宜洗澡。


保健养生非一日之功,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常用指压法和按摩法,这是最安全、最推荐的自助方法。


感到不适时立即按压内关穴,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缓解效果。刮痧和艾灸则更适合在辨证明确后,针对特定情况使用。



金日光教授:(七十八)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图34)

结语

金日光教授:(七十八)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图35)


无论是作为急救的要穴,还是日常的保健“明星”,内关穴都凭借广泛的功效和确切的疗效,证明了在中医穴位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希望这份详细的解读,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常州《黄帝内经》当代科学解读馆

主持人:金日光

2025年9月5日

金老头像 不可删!.jpg


【责任编辑:华人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