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东海:概论当今世界三加一_世界华人报 
今天是: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朱东海:概论当今世界三加一

来源:世界华人报  供稿 更新时间:2025-09-01 09:24:31 点击数:


概论当今世界三加一

——大国博弈与“摇摆玩家”的时代 


朱东海


未来十年的国际政治,将不再由大国单向主导,而是进入一个“摇摆力量决定格局”的新时代。当印度总理同时收到华盛顿和莫斯科的晚宴邀请,当沙特王储让中、美、俄三国代表在等候室相遇,当土耳其同时购入俄制S-400与美制F-35——我们所目睹的,是一个真正的多极世界正在成型。而其中最不确定、也最危险的变量,恰恰是那些清楚自己战略价值、敢于多方博弈的“摇摆者”。


一、先论“三”:中美俄的结构性博弈


我们正在经历的,绝非普通的地缘政治变动,而是一场文明层级的力量重构。中美俄三大势力以全球为棋盘,展开一场高风险对弈。这场博弈极有可能将世界推向比冷战更危险的境地——此次没有明确的规则约束,且每一个玩家都自认为“输不起”。本来普京错误发动的俄乌战争已使俄罗斯近乎出局,川普上台救俄抑中、弃乌离欧的政策倾向又延续当今这种三巨头既互补又互斥、在对抗与合作中共同终结旧秩序、塑造新秩序的世界格局。


1、美国:焦虑的霸主与“规则武器化”

美国正从“世界警察”蜕变为“战略狙击手”,不再追求全面控制,而是采取“精准打击”。芯片禁令已超出贸易战范畴,成为人类历史上首次针对一个文明全面科技崛起的系统性压制;美元武器化更是一把双刃剑,在孤立对手的同时,也正加速去美元化进程;贸易战更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折射出美国战略转向背后深刻的自我博弈与全球秩序失序的险局……美国最大的战略误判在于,试图以20世纪的方法遏制21世纪的大国,却在不知不觉中动摇了西方百年来的主导根基。


2、中国:突围的巨龙与“制度自信”的输出

中国正在布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围棋棋局”。“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与全球发展倡议,共同构成一套超越传统意识形态的叙事体系。最令西方警惕的并非中国的经济与军事实力,而是中国模式对全球南方所展现的吸引力:一条可能不经由西式政治改革而实现现代化的路径。当东南亚多国普遍选择“安全上靠美国、经济上靠中国”的务实策略、沙特推行平衡外交、非洲国家拒绝选边——西方长期所标榜的“道德优越”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侵蚀。


3、俄罗斯:破局的黑士与“混沌经济学”

俄乌战争彻底暴露了俄罗斯的战略底牌:既然无法在现有体系中获胜,就彻底颠覆游戏规则。能源武器、难民杠杆、网络攻击——莫斯科正在示范如何以非对称手段挑战更强对手。更令人警觉的是,它验证了核威慑在21世纪仍然有效,从而为其他拥核国家打开了危险的“模仿之门”。


4、三大断层线:正在撕裂未来

未来十年将比冷战时期更加危险,三大趋势正在加速汇聚:

A. AI军备竞赛:自主武器正以超越人类监管的速度进化,算法误判可能直接引发冲突升级;

B. 资源民族主义:随着气候危机加剧,水、稀土和粮食产区的争夺将超越意识形态,成为最主要的冲突源头;

C. 数字铁幕:全球互联网正割裂为中文、英文、俄文三大生态圈,数字空间的隔绝使对话更加困难,误解持续加深。


5、十字路口的人类文明

人类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是迎来新一轮文艺复兴,还是陷入黑暗森林般的猜疑链?要避免灾难,首先必须直面一个残酷的现实——没有任何一个大国能够单独主宰21世纪。合作已非选择,而是生存的必需。然而可悲的是,当前所有主要行为体都在积极为战争做准备,而非为和平构建机制——这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深刻的讽刺与悲剧,却也恰恰蕴含着未来中华腾飞的希望与机遇。

正如二十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催生了工业飞跃,三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又引爆了科技革命;人类似乎总在巨大断裂之后迎来蜕变。倘若当前我们正在经历某种形式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一场更深层次、更广维度的大破大立,那么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之后,人类必将真正作出深刻而彻底的反省,从而逐渐迈入一个全新的、伟大的文明时代……


二、再论那“加一”:摇摆力量与战略变量


中美俄三个巨人徘徊于悬崖边缘,而那不断变化的“+1”——时而印度、时而欧洲、时而整体全球南方——已成为21世纪大国博弈中最关键的变量。它们不再是被动配角,而是紧握战略选择权的“摇摆玩家”,它们的倾向将决定世界走向新冷战,还是脆弱的共存。


1、印度:民主变体与机会主义大师

印度正在实践一场前所未有的“战略套利”:同时参与QUAD与金砖组织,既购买俄罗斯石油,又接纳美国资本。莫迪的治国哲学非常明确:绝不做棋子,必须成为棋手。印度最令人警惕的并非其崛起野心,而是其战略不可预测性——这是一个拥有核武、即将成为全球最年轻人口大国、且自信代表未来民主模式的国家,正在以机会主义逻辑改写大国博弈规则。


2、欧洲:分裂的贵族与自主性焦虑

欧洲陷入深刻的外交分裂:安全上靠美国保护,却又追求战略自主;嘴上批评俄罗斯,却仍间接购买其能源;法德想推动欧洲独立,东欧却坚决靠向美国。欧洲如今最大的战略价值,不在其实力,而在其内部分歧——中美俄都在利用这一点争取影响力(川普虽眼下帮俄罗斯肢解乌克兰而撇下欧盟,但会很快填补这一战略漏洞)。布鲁塞尔的每一个重大决定,都可能引发内部激烈的政治连锁反应。 


3、日本:同盟框架内的“有限自主”搏弈者

日本是“摇摆力量”中一个特殊的案例。其战略基石仍是日美同盟,这决定了其在安全领域的摇摆空间相对有限。然而,日本正精妙地在同盟框架内追求“有限自主”:积极拓展与北约、澳印及东南亚的安全合作网络,以增强自身影响力与战略回旋余地;同时在半导体、氢能、人工智能等关键科技领域投入巨资,力图在全球产业链变革中占据不可或缺的位置。其战略意图十分明确:借助盟友关系应对中国,同时保持自主性,努力成为具有独立影响力的战略力量。日本公开宣称“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若台海发生武统战争,日本毫无疑问第一出来!


4、全球南方:不再沉默的多数

包括沙特、巴西、印尼和南非在内的众多国家,正从国际政治的“旁观者”转变为关键参与者。它们拒绝站队,转而实行“多向合作”:接受中国投资却不完全认同其理念,购买俄罗斯武器但不支持战争,参与美国主导的计划而避免加入反华联盟。尤其令西方担忧的是,这些国家逐渐形成新共识:西方道路并非唯一选择,与所有大国同时交往是完全可行的策略。


5、“3+1”格局的战略影响

摇摆力量带来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A. 增加战略不确定性:三大国在决策时必须考虑“第四极”的反应,显著增加了博弈的复杂性;

B. 削弱制裁效果:印度转卖俄罗斯原油、土耳其中转高技术产品、阿联酋提供金融避风港……使传统制裁手段日益失效;

C. 重塑国际秩序:金砖扩员、非美元结算兴起、区域安全机制涌现,表明一个替代性的多极体系正在形成……


6、多极世界已成现实

世界格局正从“三国博弈”转向“四方较量”,而第四方不再是固定国家,已成为一个流动的战略变量。传统大国最严重的误判,是忽视了这些“中间力量”的主动性——它们不再是被动的棋子,而是拥有自主策略的棋手!


三、中国的应对:战略定力与制度型开放


面对如此复杂严峻的“三加一”格局,置身于这场百年变局的核心,中国应如何破局?中国已告别昔日的“韬光养晦”,也无法走机会主义中间路线(如印度的“两面通吃” 、左右逢源),而唯有、也只能以坚定的战略定力和制度型开放直面挑战。我相信中国完全清醒认识到,民族复兴没有捷径可言,必须以更大魄力推动自我革命,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将改革开放推向新高度、新境界!

中国正以空前决心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在关键领域全力突破外部封锁,在前沿阵地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加速国防现代化,打造与世界地位相称的强大军事力量,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与发展成果。


中国将义无反顾地进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制度型创新,深度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持续突破,持续重塑国际金融格局。“全球发展倡议”与“全球安全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响应,为世界提供充满东方智慧的中国方案。


五百年“球”西、五百年“球”东——未来五百年的人类文明标杆在东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将加倍与各国携手并肩,共同开创人类社会更加繁荣、公正、美好的明天!


2025年9月1日于北京


【责任编辑:华人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