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非生意:全球免费医疗浪潮下的改革呐喊_世界华人报 
今天是: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生命非生意:全球免费医疗浪潮下的改革呐喊

来源:世界华人报  供稿 更新时间:2025-09-09 13:26:36 点击数:


生命非生意:全球免费医疗浪潮下的改革呐喊


朱东海


【编者按】当生命被明码标价,医疗离其“救死扶伤”的初心还有多远?本文直面我国医疗体系过度市场化之痛,通过全球190多个国家的实践例证,驳斥“免费医疗是富裕国家特权”的偏见,发出医疗必须回归公益的强烈呼吁。文章不仅剖析现状之弊,更提出“中西医并重”的中国特色改革路径,探讨如何让千年中医智慧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焕发新生。这是一篇关于生命尊严、社会公平与改革勇气的深刻思考,值得每一位关心中国未来的读者细读!


当ICU病房因费用不足而停止救治,当患者手握账单颤抖哭泣,我们不得不质问:医疗系统究竟为何存在?


据统计,全球包括印度、古巴在内的超过190个国家已以不同形式实现全民免费医疗,众多发达国家将医疗保障视为基本公民权利。反观我国,医疗体系仍存在过度市场化倾向,一定程度上背离了“救死扶伤”的初心,积弊甚多、亟需改革。具体表现为:“以药养医”模式尚未根本扭转,高价医疗耗材仍不时出现。普通民众在面对重大疾病时,往往陷入“要钱还是要命”的艰难抉择……


更值得深思的是,当医疗资源持续向特需服务倾斜,当医生收入与经济效益隐性挂钩,当医院大楼越盖越气派、而普通患者却一床难求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医疗系统已在某种程度上偏离其本质使命。这些现象背后,是医疗体制过度市场化带来的恶果——生命被标价,健康成了奢侈品!


全球视野彰显免费医疗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英国的NHS体系到加拿大的全民医保,从北欧福利国家到古巴的社区医疗,不同政治体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都在以不同形式实践全民医疗保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人均GDP仅为中国五分之一的印度,通过建立世界上最大的免费医疗系统,为14.5亿人口提供基础医疗保障;即便面临国际制裁的朝鲜,也维持着全民免费医疗制度……这些事实有力驳斥了“免费医疗只能是富裕国家奢侈品”的论调。


免费医疗的核心价值在于促进健康公平。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近一亿人因医疗支出陷入贫困,其中绝大多数来自缺乏全民医疗保障的国家。免费医疗不仅是一种人道主义关怀,更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当一个社会允许公民因无力支付医疗费用而失去健康甚至生命时,这个社会的公平正义基础已经动摇……


改革医疗体系需刮骨疗毒。必须彻底切断医院与药品、检查之间的利益链条,重建以患者健康为核心的医疗评价体系;加大政府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将更多资金投向预防保健和基层医疗;建立透明有效的监管机制,杜绝医疗腐败。这些改革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因为必将触动既得利益集团!


医疗过度商业化所引发的伦理危机,已经敲响警钟:当生命被明码标价,医院与市场何异?医生与商人何异?我们绝不能容忍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被利润至上的逻辑侵蚀,更不能坐视“白衣天使”的崇高称号被唯利是图所玷污。全球范围内,医疗回归公益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昭示我们:推行全民免费医疗,不是一道可做可不做的选择题,而是一道必须回答、也必须答好的必答题!


在这场关乎人类尊严的变革中,中国不应缺席。建立普惠、公平、高效的全民健康保障体系,不仅是对公民健康权的保障,更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生命不能被定价,健康不可被交易——这应当成为医疗改革的共同信念。


最后也应看到,中医作为千年智慧结晶与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其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治思想独具特色,在治未病、慢性病管理及康复调理等领域优势显著。然而,因行业规范不足、水平参差不齐,加之一些江湖骗子滥竽充数,致使中医“一代不如一代”和悬殊于西医。正因如此,我们更应正本清源、传承精华,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发展道路,推动两者优势互补、深度融合。让古老中医在现代科技的赋能下焕发新生,在推进全民免费医疗与深化医改的进程中,为构建公平、可持续的医疗卫生体系,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华人报编辑】


{"errcode":50002,"errmsg":"user limited rid: 68c39e43-5f257b5a-1f4e1de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