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东海先生教师节特稿——
破分数枷锁、除腐败痼疾、铸教育灵魂
——教师节里论教育
朱东海
金秋颂师恩,但我们更需直面教育的严峻现实:中国教育已站在关键的十字路口!究竟是被“分数枷锁”禁锢民族未来,还是毅然掀起一场直击灵魂的教育革命?这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国运兴衰的生死存亡之战!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育本应启迪智慧、塑造人格,如今却异化为冰冷的“考试机器”。多少孩子的个性在标准答案中被束缚,好奇心在题海战术中消磨,创造力在分数排名中窒息……更令人痛心的是,这种异化正在侵蚀家庭——无数家长被迫沦为“作业奴隶",每日替子女执笔竟成常态!教育,本应培育灵魂,却成了将孩子与家长共同捆绑的战车,使人沦为分数的奴隶。
教育资源不公更是触目惊心!当城市重点学校坐拥顶级资源时,许多乡村孩子却连基本的教育保障都难以享受。从幼儿园开始,命运的差距便已悄然划定。乱收费、恶性竞争、资源分配失衡——这些并非偶然,而是已固化为难以撼动的利益格局与腐败温床!
而这利益格局最丑恶的体现,便是系统性的教育腐败。从招生录取、学术评审中的权力寻租,到基建后勤、食堂外包中的利益输送;从与房地产挂钩的学区资本游戏,到校外补习机构与校内人员形成的灰色产业链;乃至个别师德沦丧者利用职权“潜规则”女研究生的丑行频频发生——这一切不仅加剧了社会不公、玷污了校园应有的纯洁,更从根本上侵蚀了教育的道德根基。它使“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尊严蒙尘,也令寒门学子的求学之路愈发艰难⋯⋯
无庸讳言,我们正面临一场深刻的道德危机——从校园到社会,中华民族的价值根基正在遭遇空前侵蚀。农不敢吃自己种的菜、商不敢喝自家产的奶,又何尝不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崩塌的缩影?教育的失序正是这更大危机的一部分:唯分数论不仅扼杀创造力,更扭曲了教育的本质,加速道德底线的全面溃退。学生为分数不择手段、家长为成绩放弃原则、教师为排名妥协底线——德育缺失,已让教育失去灵魂。若连学校都不能将道德培育置于首位,我们又该如何重建社会的价值信仰?
必须清醒认识到:当一个国家只能培养出擅长应试却缺乏创新能力和道德底线的人才时,这个民族在未来全球竞争中必败无疑!世界正处于百年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决胜关键,而道德水准才是立国之本。如果我们不能培养出既具创新能力又具高尚品德的新一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只是一纸空谈!
破局之道,唯有坚定变革!——必须破除唯分数论,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必须扩大高校自主权,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必须将德育置于首位,重塑民族道德根基;——必须强化体育、美育和创造力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更关键的是,必须大力推进教育资源公平配置!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教师轮岗、数字化共享等方式,彻底打破资源垄断!对教育乱象零容忍,完善监管与问责机制!推动全民教育免费,保障起点公平——这不是请求,而是每一个中国孩子的基本权利!
在这场教育重塑中,教师应从“分数监督者”转变为“灵魂工程师”;家长应从“作业代笔者”回归“成长陪伴者”;学生应从“考试机器”解放为“创新主体”⋯⋯
教育改革已容不得犹豫与敷衍,迫切需要一场彻底的重构!这需要斩断腐败利益链的勇气,需要重塑教育生态的智慧,更需要唤醒民族灵魂的决心!
值此教师节,让我们共同呐喊:打破分数枷锁、清除腐败痼疾、重铸教育灵魂!让每一个孩子站在公平的起跑线上成长,让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和道德高度真正屹立于世界之巅!这不仅是今天献给教师节最好的礼物,更是我们对民族未来的责任与担当!
2025年9月10日写于出差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