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六十六
夏季腹泻,为什么广东人信赖猴耳环?从成分到动力学,揭开猴耳环的神秘面纱。
问题的起因

最近,广东一带的群友们反映,今年天气炎热,身边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肠胃不适症状的人逐渐增多,不过还没有集中爆发,但夏天肠道疾病总是显得高些。
大家习惯性地会选用像广州莱泰制药生产的猴耳环系列产品及一些成品药来治疗。
一些群友说,都知道猴耳环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止泻,也可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等疾病,还听说其中含有的“槲皮素”针对肠胃道有止泻、消炎镇痛的作用。

但大家对背后的作用机理并不清楚,希望我能用当代科学的语境做进一步解读。
说实话,我对猴耳环此前了解甚少。因此,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后,我将学习心得整理如下,与各位共同探讨。
一、猴耳环的应用概览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关于猴耳环应用价值的综合性描述(信息源为百度AI)。

核心药用价值
治疗呼吸道感染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猴耳环以其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常用于缓解夏季常见的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对于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咳嗽等症状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治疗肠道疾病
夏季是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猴耳环作为肠道疾病高发季的常用药,对肠道致病菌有抑制作用。
针对急性肠胃炎、细菌性痢疾等引起的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有显著疗效。

图片来源:莱泰制药
治疗皮肤疾病
夏季人们出汗较多,皮肤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的感染。
外用时,猴耳环能清热解毒、去腐生新,对夏季因出汗多而引发的湿疹、疮痈疖肿等化脓性感染有治疗作用,可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炎症反应。

日常养生保健
清热解暑
猴耳环性味苦涩寒,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帮助人体清除夏季的暑热之邪,缓解因暑热引起的烦躁、口渴、头晕等症状。
增强免疫
猴耳环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酚酸类等。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等作用,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预防夏季常见的疾病。
绿植观赏性
猴耳环本身也是一种常见的观叶植物,其叶子呈羽状复叶,小叶对生,形似含羞草,非常美观。
在夏天,猴耳环生长旺盛,叶片翠绿,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可作为室内或室外的观赏植物,为生活环境增添一份绿意和生机。


二、猴耳环的现代化应用
猴耳环的应用已深入到临床、制药及科研等多个层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现代产业链(信息源:deepseek)。

精准的临床治疗
消化系统疾病
对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有疗效。可调节肠道免疫功能,抑制肠道内有害菌生长,减轻肠道黏膜炎症反应,缓解腹泻、腹痛等症状。
呼吸系统疾病
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类疾病。在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时,猴耳环消炎颗粒联合利巴韦林喷剂,能产生协同作用,加强抗病毒效果,缓解症状。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因、症状和病程
其他感染性疾病
对多种病毒有抑制作用,还可用于治疗皮肤感染、烧伤、烫伤等。外用可起到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去腐生新等作用。

多样化药物制剂
中成药
有市场熟知的“猴耳环消炎颗粒/胶囊/片”,其中颗粒和胶囊在国内市场认可度高,且逐步拓展国际市场。
其他制剂
发展出了如“猴耳环中药消炎汤”等,如云南延寿堂制药有限公司的云猴耳环中药消炎汤,是全国独家剂型,有袋泡饮片专利技术。


日化产品
口腔护理
猴耳环儿童牙膏、猴耳环成人牙膏,添加猴耳环有效成分,能帮助预防口腔细菌滋生,保护口腔健康。
清洁用品
猴耳环果蔬清洗剂可有效去除果蔬表面农药残留和细菌,保障饮食安全;猴耳环洗衣凝珠可用于衣物清洁。

深度的科研与产业布局
产学研合作
广州莱泰制药有限公司与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多所高校合作,在猴耳环产品工艺改进、配方改良、产品拓展应用及新产品研发等领域深入合作。
种植基地
为保障药品供应与质量,广州莱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中山大学合作,搭建起全国唯一的猴耳环GAP种植基地,采用科学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确保药材品质和产量。


三、猴耳环有机物成分功效探源
猴耳环的强大功效,源于其内部丰富的“有机化学军团”。传统中医所说的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止泻敛疮等功效,可以归因于猴耳环的核心有机成分。

清热解毒作用
猴耳环性味苦涩寒,归脾、胃、肝经,因此具有清热解毒属性,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急性扁桃体炎、肺热咳嗽等病症。这一宏观功效主要由以下成分贡献:
黄酮类与酚类化合物 | 实现清热解毒功效的核心物质基础。 它们能够通过调节机体的炎症与应激状态,缓解人体的热毒反应。 |

祛湿敛疮作用
对于外用的烫伤、溃疡,猴耳环能凉血消肿、去腐生新,并有祛湿敛疮的疗效。
这一修复与收敛作用,是多种有机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
多种有机成分 | 共同作用,有效促进局部组织的微循环,调节组织液的代谢平衡,并加速组织的修复与再生。 从而实现清除坏死组织、促进健康新肌生长的效果。 |

止泻作用
猴耳环对肠胃道表现出明确的止泻、消炎及镇痛作用,其关键在于特定的化学成分。
槲皮素 (黄酮类代表) | 猴耳环中止泻功效的核心成分。 槲皮素能够调节肠道生理功能,有效抑制因炎症或外界刺激而引发的肠道过度蠕动,从而恢复肠道节律,达到止泻目的。 |

抗菌作用
猴耳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多种常见致病菌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这一功效的实现,归功于其含有的特别成分——酚酸类化合物。
酚酸类化合物 | 实现抗菌功能的主力。 其作用机理非常直接,即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并破坏其细胞膜结构,从而达到抗菌效果。 |

抗病毒作用
猴耳环的水提物或醇提物对流感病毒甲3型、副流感病毒1型等多种呼吸道病毒具有抑制活性作用。
其抗病毒能力主要源于两类成分。
黄酮类与有机酚酸类 | 这些成分能够有效干扰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生命周期,特别是在病毒的复制和传播环节,从而阻断病毒的进一步感染。 |

抗炎与免疫调节作用
猴耳环在抗炎方面表现出色,其作用机制是多维度的,由不同成分各司其职,共同完成。
黄酮类化合物 (“抗氧化卫士”) | 它们作为强大的抗氧化剂,能有效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从而在源头上减轻炎症反应。 |
三萜类化合物 (“免疫调控师”) | 它们的核心作用是调节人体免疫系统,能直接刺激免疫细胞,增强其活性,提升机体的整体免疫防御能力。 这种通过增强自身免疫来对抗炎症的模式,是其深层抗炎机制的关键。 |
尽管我们已经从有机化学的层面剖析了这些功效,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是:这些成分及药效的最终源头是什么?
遵循钱老的系统论思想,其归根结底是由“5+11阴阳源精”的催化激活动力所决定的。
因此,考察猴耳环的5+11生命动力源情况,是揭示其药效本质的必然一步。

四、西学视角下的元素与药效关联
中药中的
无机元素(如K、Na、Ca、Mg、Sr等)
过渡金属元素(如阳精:Sc、Ti、V、Mn、Mo、Zn、阴精:Cr、Fe、Co、Ni、Cu等)
在生物催化、酶促反应及有机药成分合成中扮演重要角色。

这些元素通过参与酶的辅因子或直接催化作用,影响中药活性成分的结构与功能。
以下系统总结了这些元素在中药有机分子合成中的作用及其药效关联。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元素
(K、Na、Ca、Mg、Sr)
元素 | 核心机制 | 药效关联 |
钾 (K) 钠 (Na) | 维持细胞的渗透压与离子平衡,是激活ATP酶、激酶等多种关键酶的必要条件 | 直接影响两大类物质的合成。 多糖类(如黄芪多糖):合成过程中的能量代谢与酶促反应依赖K⁺/Na⁺的稳定环境,最终体现为免疫调节功能 生物碱(如石松属生物碱):通过调节离子通道影响神经传导,进而实现舒筋活血、祛风散寒的功效。 |
钙 (Ca) 镁 (Mg) | 钙离子 Ca²⁺ 作为信号分子,参与信号传导;镁离子 Mg²⁺则是ATP依赖型反应(如激酶、合成酶)中不可或缺的辅因子。 | 黄酮苷(如红花中的木犀草素3'-O-葡萄糖苷):其糖基化过程需Mg²⁺依赖的糖基转移酶催化,从而增强黄酮的抗氧化和心血管保护作用。 萜类(如草珊瑚中的倍半萜):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细胞色素P450酶,其活性受到Ca²⁺信号的精细调控,促进抗肿瘤活性。 |
锶 (Sr) | 锶的化学性质与钙相似,能够模拟Ca²⁺参与骨骼代谢的相关通路。 | 可能影响皂苷类(如人参皂苷)成分的合成与活性,这类成分通过调节成骨细胞活性,被用于骨质疏松的辅助治疗。 |

过渡金属元素
过渡金属元素因其多变的价态,成为众多氧化还原酶的核心,直接催化关键药效分子的生成。以下将其分为“阳精”与“阴精”两类论述。
“阳精”元素 (Sc, Ti, V, Mn, Mo, Zn)
元素 | 核心机制 | 药效关联 |
锰 (Mn) 锌 (Zn) | Mn²⁺是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的核心,主导抗氧化;Zn²⁺则是DNA聚合酶、醇脱氢酶等数百种酶的结构或催化中心。 | 多酚类物质(如茶多酚)在Mn依赖的过氧化物酶催化下发生氧化聚合,其产物抗炎作用增强 同时Zn²⁺调控聚酮合酶(PKS),影响蒽醌类(如大黄素)的合成,赋予其抗病毒和泻下活性。 |
钼 (Mo) 钒 (V) | Mo是多种氧化酶辅因子 (Moco) 的关键组分,构成黄嘌呤氧化酶等关键氧化酶; V可模拟胰岛素效应,激活下游信号通路。 | Mo依赖酶通过调节嘌呤代谢间接影响糖代谢稳态;黄酮类物质(如葛根素)则通过激活AMPK等通路直接发挥降血糖作用 |
“阴精”元素 (Cr, Fe, Co, Ni, Cu)
元素 | 核心机制 | 药效关联 |
铁 (Fe) 铜 (Cu) | Fe²⁺/Fe³⁺是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催化核心; Cu²⁺则是酪氨酸酶等多种氧化酶的辅因子。 | Fe依赖的氧化酶催化萘醌类(如紫草素)的环化,用于抗肿瘤和促进伤口愈合; Cu则催化生物碱(如喹啉类)的偶联反应,增强其抗菌活性。 |
钴 (Co) 镍 (Ni) | Co是维生素B₁₂的核心原子;Ni是脲酶等水解酶的活性中心。 | Co能调控非核糖体肽合成酶 (NRPS),影响环肽类(如环孢素)的合成,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

元素间的协同作用
元素的功效并非孤立,而是相互协同,产生“1+1>2”的效果。
例如:
Fe与Cu协同:共同催化蒽醌二聚体(如天精和细皱青霉素)的生物合成,其抗肿瘤活性远强于单体。
Zn与Mg协同:调控黄酮的糖基化过程(如红花UGT95A2),显著增强了药效分子的水溶性和稳定性。

结语

综上可见,中药材中的生命相关元素,是药效形成的“幕后推手”,通过酶促反应直接或间接影响有机药成分的合成,其药效与元素特异性密切相关。
然而,目前对中药材进行系统性元素检测与关联性研究尚未得到足够重视。
因此,我们只能参考现有文献与AI大模型,建立这种从元素到功效的分析框架,理解和评价“猴耳环”这类中药的内在价值。
常州《黄帝内经》当代科学解读馆
主持人:金日光
2025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