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日光语录


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七十一
从宇宙大爆炸到医药五行,钱老推崇的“963九宫格”到底藏着什么秘密?一个模型如何贯通九大物理学原理与《黄帝内经》

问题的起因

最近,在一些量子物理爱好者的群里,大家讨论起电子和中微子的关系,并提到中国正朝着建立国际最高功率的正负电子对撞机的目标迈进,期望能从中发现“希格斯粒子”(即俗称的“上帝粒子”)。
一些群友问我,当年我作为全国政协常委,向国家提交了我国应创建世界最高功率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提案(该提案荣获当年全国政协年度最佳提案奖),当时主要目的是否就是为了寻找希格斯粒子?

我的回答是:那只是宏伟计划中最小的一个目标。我们当时真正的意向,远比寻找一个新粒子要宏大得多。
更大的目标——验证全新的宇宙大爆炸模型: 我们希望遵循钱学森和朱光亚老师的设想,通过实验来证实一个颠覆性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宇宙并非如西方论说,源于一个小奇点的一次性爆炸,而是由遍布宇宙空间的高能正负电子,像煤气,亚麻粉尘,金属铝粉尘在大空间里大爆炸一样,撞击出宇宙大爆炸,形成现在的大宇宙。

一、“963九宫模型”科学构想
为了给这个宏大的科学构想提供理论框架,一系列关键思想应运而生:
钱学森钱老为此提出了Tesla的“963宇宙常数”。
我所在的北京化工大学团队,则以此为基础,构建了“963九宫分布”模型。
我们还用这个模型,具体描绘了由“正电子、负电子、正中微子、反中微子、质能源体”构成的五元“五行体”撞击模型实例。
朱光亚老师创造性地提出,可以用963九宫与自然界的九大物理学原理实现对应。
而钱老则将此模型进一步延伸,提倡用它来指导药物的分类研究。

钱学森钱老(左)和朱光亚老师(右)
可以说,“963九宫分布”就是贯穿这一系列思考的核心工具。 接下来将具体剖析这个模型的精妙之处。

二、独特的“963九宫分布图”
我们当时曾提出一个由五种基本粒子(正电子、负电子、正中微子、反中微子、质能源体)组成的“五行体”撞击模型,这五种“原料”如何与九宫格对应起来呢?
首先观察963九宫:

我按照《黄帝内经》中的说法,做了如下解读:
高能正电子 (e⁺)
阳中之阳气
正电气属性:
对应能量最高的第9宫(+4)
自旋量子 (+1/2):
对应第8宫(+3)
高能负电子 (e⁻)
阴中之阴气
负电气属性:
对应能量最低的第1宫(-4)
自旋量子数 (-1/2):
对应第2宫(-3)
高能反中微子 (ν̅)
阳中之阴气
反中微子属性:
对应第6宫(+1)
自旋 (-1/2):
对应第3宫(-2)
高能正中微子 (ν)
阴中之阳气
正中微子属性:
对应第7宫(+2)
自旋 (-1/2):
对应第4宫(-1)
高能质能源体
对应中央的第5宫
模型的意义
这些充满于宇宙的,类似煤气、亚麻粉尘和铝粉尘的高能“五元体”,经由高能正粒子(e⁺和正中微子)与高能负粒子(e⁻和反中微子)的强烈撞击,从而引发了宇宙大爆炸。这一过程,相当于通过高能正负电子撞击来形成J/ψ等粒子的过程。
正因如此,钱老与朱光亚老师都同意,中国应率先建造世界上最大功率的正负电子对撞机。

“963九宫”与九大物理学原理
当年,朱光亚老师对这个“963九宫”模型同样非常感兴趣。他提出自然界的九大物理学原理(物质永动、对称不守恒、对称及对称破缺、手性镜像、黄金分割、自然界自愈、五元体爆炸、性增殖、群态结构),原理从简单到复杂,恰好可以分布到九宫中。
自然界九大原理与“963九宫”
对应关系表
宫位 | 物理学原理 (对应) | 物理学解读 (朱光亚老师解读) |
9 最高 | 自然界自愈 | 自然界和人类达到“自愈”为最高境界 |
8 | 手性镜像 | 手性主要体现在复杂的生命体系中 |
7 | 性增殖 | 属于自然界中相当普遍的行为 |
6 | 黄金分割 | 黄金分割是自然界中非常高层次的行为 |
5 中央 | 群态结构 | 自然界最共性的表现形式就是“成群结队”,以群子结构为主体,故居中 |
4 | 对称及对称破缺 | 属于较低层次的活动 |
3 | 五元体爆炸 | 高能“五元体”是准备爆炸的物质,是“因”而非“果”,层级相对低 |
2 | 宇称不守恒 | 主要局限于低能的弱相互作用力范畴,故只能取第二宫 |
1 最低 | 物质永动 | 物质的平动、自旋是永恒的,但也是最简单、最基础的运动形式 |
朱老师的这番解读,从物理学角度为“963九宫”的能量层级顺序提供了佐证,得到了当时大家的一致认同。

三、“963九宫”指导药物研究
后来,钱老将这一思想延伸到了医药领域。他提倡,可以按照“963九宫”的思路,将上天赋予人类的药物进行九大分类研究。

他还让北化大团队,将“五脏”与“五行”也纳入这个体系进行分析:
脏腑 | 方位 | 五行 | 阴阳属性 |
心 | 南 | 火 | 阳中之阳 8→9 |
肺 | 西 | 金 | 阳中之阴 6→3 |
肝 | 东 | 木 | 阴中之阳 4→7 |
肾 | 北 | 水 | 阴中之阴 2→1 |
脾 | 中 | 土 | 阴阳中和 5→5 |

结语

通过以上解读,当年的理工科政协委员们认识到:“963九宫分布”是一个与其他九宫模型完全不同的思想体系。
钱老认为,这个模型背后所体现的“自主、自立、自行”的精神,恰恰是《黄帝内经》思想体系的根本所在。
这也意味着,若想全盘解析《黄帝内经》的深邃智慧,仅仅依赖传统的易经、河图洛书等工具,可能存在相当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