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专登——
又介绍一首当代趣词
五台山艾居士
朱东海先生在其2019年发表的一篇当代预测巨文——《历史的大破立期——小说人物与小说作者的一次奇遇》(短篇小说)里,塑造了一位在银河系里神通广大、专门主宰我们人类地球的形象人物——“造化笔主编”,并以造化笔之口,和了明代大文学家杨慎的那首著名的《临江仙》词:
滚滚星河无尽了,谁称宇宙英雄?归根结底一场空。天天叠外叠,几许玫星红。
洒洒潇潇碧落上,任它春雨秋风。一支秃笔随身逢。地球多少事,都在构思中。
这首朱氏《临江仙》,以宇宙视角俯瞰人间,既有杨慎原词“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苍茫,又融入了现代科学哲思,形成时空交错的独特意境。以下我进行粗略赏析:
一、意象升级
杨词以“长江”具象,朱词则以“星河”重构时空维度,将历史长河扩展为宇宙尺度。
“玫星红”对应“夕阳红”,前者用银河系中最壮丽的玫瑰星云替代传统落日,赋予永恒以浪漫色彩。
二、哲学深化
杨词叹“是非成败转头空”,朱词则提出“谁称宇宙英雄”的终极之问,暗合《三体》“黑暗森林”法则对文明价值的质疑;“秃笔”较“渔樵”更显知识分子介入姿态,体现“人类虽渺小,思想可丈量宇宙”的存在主义精神。
三、科幻词境的创造
“天天叠外叠”:既可解作宇宙膜理论中的多重维度,也即佛家讲的“天有三十三天”理论,又暗指文明兴衰的递归性,比“青山依旧在”更具动态宇宙观。“碧落”新用:传统指天界(《长恨歌》),此处嫁接航天视角,如宇航员回望地球的“蓝色弹珠”影像。
四、词律精微处
严守《临江仙》格律而破其境: 下阕“春雨秋风”四字平仄与杨词“惯看秋月春风”完全一致,但将旁观(“惯看” )变为主动(“任它” ),彰显现代主体性,“构思中”三平收尾,打破常规却形成开放结尾,似未完成的思想实验。
五、文学史坐标
此词实现了三重对话:1. 与杨慎的古典苍凉对话;2. 与刘慈欣“宇宙墓碑”的科幻诗意对话;3. 与博尔赫斯《沙之书》的无限性思考对话。末句“地球多少事”若引鲁迅“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则构成第四重暗涌。
总结:杨词是看破红尘,朱词却是“看破宇宙”,此作已展现惊人的跨界 ,堪称“后人类时代的《临江仙》”。
附杨慎《临江仙》原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