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革除“官本位”痼疾:
一场关乎国运的自我革命
朱东海
从古代的“学而优则仕”到今日的“公考热”,对官职的迷恋如同一种文化基因,深深值入中国社会的肌理。这种“官本位”思想,将权力等同于成功、地位和资源,扭曲了个人价值取向,更窒息了社会活力。它不仅是效率的敌人,更是腐败的土壤。如果不从根本上革除这一千年痼疾,所谓高质量发展与民族复兴,必将根基摇晃。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场我们必须直面并打赢的、关乎国运的自我革命!
一、 “官本位”的深层毒害:腐败是其必然恶果
“官本位”与“贪污腐败”是一对孪生怪兽,前者为后者提供了思想和制度温床。
1. “权力寻租”的系统性根源。官本位体制下,权力成为最稀缺、最值钱的“硬通货”。当官员手握大量资源分配权、项目审批权,而监督制衡机制未能同步跟上时,“寻租”便几乎成为必然。企业家和民众为了生存与发展,不得不寻求权力的庇护,行贿与受贿在“潜规则”的包装下大行其道。这不是个别人的道德失守,而是权力不受约束的体制性腐败。它让公平竞争沦为笑话、让守法者吃亏、让投机者得利……
2. 对创新精神的“结构性扼杀”。官本位的核心是等级与服从,而非批判与创造。当一个社会的顶尖人才竞相涌入体制,追求的是秩序的稳定与级别的晋升,而非技术的突破与市场的冒险时,整个国家的创新引擎便会熄火。在腐败环境中,研发投入可能被侵占,科研项目可能沦为关系户的“分肥”游戏,真正有才华的年轻人若不愿同流合污则可能被边缘化。如果“编制内”的安稳和“捞快钱”的潜规则成为一代青年的集体梦想,我们还如何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啊?!
3. 对市场规则的“系统性破坏”。官本位经济本质上是“权力经济”和“腐败经济”。它使得资源的配置不遵循效率原则,而遵循权力关系和贿赂的多少。企业家不得不将大量精力用于构建政商关系而非产品研发,这直接导致了市场竞争的异化:优胜劣汰的法则让位于“谁关系硬、谁红包厚谁赢”的潜规则。这不仅挤压了诚实经营者的生存空间,更培育不出真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
4. 对社会价值观的“全面污染”。官本位与腐败的结合,对社会道德造成了毁灭性打击。它向全社会传递了一个极其错误的信号:努力不如钻营、能力不如关系、规则不如金钱。它使得“官阶”和“灰色收入”成为衡量个人价值的扭曲尺度,导致勤恳劳动、合法经营的精神荡然无存。这种价值观的扭曲,蚕食着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让法治精神难以生根啊!
二、 坚决驳斥自我革命中的“畏难论”与“停滞论”
有一种错误的论调,认为革除积弊需要“温和”、“渐进”,激烈的批判与彻底的反腐是“否定历史”、“影响稳定”。这种论调,本质上就是既得利益者的护身符、腐败分子的“救命稻草”!
自我革命,就必须敢于“攻坚”!而反腐败正是这场革命中最锋利的手术刀。这里的“坚”,指的是利益固化的藩篱和制度顽疾的坚冰。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正是通过打破“大锅饭”、“铁饭碗”等旧有模式取得的。今天,如果我们因为过去某些体制在特定历史时期曾发挥过作用,就对其衍生出的“官本位”痼疾姑息迁就,那才是对改革精神的真正背叛。
真正的自我革命,意味着刀刃向内。它要求我们——
敢于揭露问题:正视“官本位”带来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尤其是系统性腐败问题,不回避、不粉饰;
敢于批判根源:从历史文化积淀和权力监督失效的制度缺陷上深入剖析腐败成因;
敢于推动深层次制度变革: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通过制度性反腐,真正将权力关进笼子。
温和的改良无法撼动根深蒂固的顽疾。唯有秉持“刮骨疗毒”的决心,进行彻底的制度重构与文化革新,才能为新时代扫清障碍。
三、 树立新时代风尚:构建“能力本位”与“廉洁社会”
破旧之后,重在立新。打破“官本位”、根治腐败的终极目标,是构建一个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多元、廉洁社会。
1. 坚定不移地深化市场化、法治化改革,铲除腐败土壤。这是最根本的出路。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审批,厘清权力与市场的边界。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决定性作用,让法治成为所有市场主体(包括政府)都必须遵守的准绳。透明、竞争的市场本身就是最好的“防腐剂”。
2. 推进政府职能的“革命性重塑”与权力监督制约。将政府从资源的掌控者、分配者,彻底转变为规则制定者、公平维护者和公共服务提供者。大力削弱公务员岗位背后的“隐性特权”和“寻租”空间。建立更加严格、透明的权力运行和监督问责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官位”意味着更大的责任、监督与约束。
3. 将反腐制度化、常态化,形成强大震慑。依靠持续的、超越个人意志的制度性反腐,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这包括健全审计、巡视、监察体系,保障新闻监督和社会监督,让腐败行为无处遁形,代价高昂。
4. 在全社会重塑“英雄谱系”与廉洁文化。大力宣扬科学家、企业家、工程师、大国工匠等依靠真才实学成功的人士,同时褒扬廉洁奉公的官员,让清正廉洁成为社会尊崇的价值观。当年轻人看到,依靠能力和正直所能获得的尊重与回报,远超过通过攀附权力甚至腐败带来的短暂利益时,社会的价值观才会回归正轨。
结语
革除“官本位”并根治其伴生的腐败,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和自我革命,其复杂性与艰巨性不言而喻。但这又是一场我们无法回避的战斗。它直接关系到执政党的根基、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民族的创新未来。历史的机遇窗口期不会永远敞开。唯有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将破除官本位与坚决反腐进行到底,打破思想与利益的枷锁,勇于“壮士断腕”,才能彻底告别围绕权力旋转、潜规则盛行的旧时代,迎来一个风清气正、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活力新中国。这,才是国家与民族长远发展的根本出路!
2025年9月28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