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又侠上将:我这一生最痛快的一天,莫过于7月12日!_世界华人报 
今天是: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张又侠上将:我这一生最痛快的一天,莫过于7月12日!

来源:魂系南疆  供稿 更新时间:2025-07-15 20:49:36 点击数:
图片

张又侠,1950年7月生,陕西渭南人。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上将军衔。是我军为数不多有两次参战经历的高级将领。


摘自张又侠《一百双眼睛里的战争:南疆集团军在1979—1987》:


“我这一生最痛快的一天莫过于7月12日,那天最痛快的几件事:一是师长通知:炮弹运上来了,放开手打!二是142高地,还有我们的人!”

(注:142号高地上,8连9班15勇士与越军1个营鏖战10小时,先后打退越军6次轮番冲击,毙敌104人,缴获轻重机枪3挺、各种枪支12支及军用物资一批。被誉为“李海欣高地”,成为永耀军史的又一不朽丰碑)

图片

国防战士报道“老山十五勇士”

图片

昆明军区授予”老山十五勇士“荣誉称号


一、引 子


1984年4月28日——5月15日,昆明军区第14军相继收复了老山、八里河东山骑线要点,随即就地转入防御。为了便于地域区分和作战协调,把老山战区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东区域以八里河东山为核心,西区域以老山主峰为核心,中区域包括松毛岭和那拉地区等。在收复战中我军攻入越南境内直线距离约1.4公里,控制了大小33个山头制高点。在整个老山战区,我军控制了约10平方公里的越南领土。

图片

老山地区作战地形及主要阵地示意图


二、越军制定“北光计划”     


  “ 越军司令武立是个中国通,上世五十年代中期曾在南京高等军事学院学习过,和我们昆明军区前指的黄德懋将军是同学,对我军的战略战术可以讲是烂熟于心。越军非法入侵老山地区的五年多的时间,他苦心经营,把老山地区建成一个综合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带特点、现代化防御工事和火力配合,由王牌军驻守的强大战略支撑点。并曾大放阙词地说:如果中国军队攻上老山,我这个司令不当了!但他作梦也没有想到,我军只用了三天就把他那支曾经战胜过美军的王牌部队和永固工事打了个稀巴烂,收复了老山和松毛岭高地和那拉地区。” 


5月25日,武立在一次越军制定的“北光计划”  作战会议上信心满满的说:“各位,我们的作战计划是两侧牵制中间突破……我这个司令还是要当的!”越军迅速调兵遣将,从河内、老街、高平、凉山等地,从316A师、1师、炮三师、炮18旅、特工团、坦克团、工兵团等单位调集了8个团,增设了二军区前指炮兵指挥所,补充了313师兵员,增调了356师师部和153团、149团、150炮兵团、821特工团主力、168炮兵旅2个营、368炮兵旅2个营进至老山地区。并补充大量作战物资,增调工兵1个旅又2个连抢修前沿公路,加紧指挥系统工事构筑。同时频繁对中国军队阵地进行第一阶段试探性进攻


 6月11日,越军向中国军队阵地发射了各种炮弹8000余发,从偷袭开始发起团级规模的试探性进攻,都被中国军队挫败


 三、我军部署


为粉碎越军即将发起的大规模反攻,14军前指根据6月11日防御作战的经验教训,分析了越军进攻作战的特点,对其再次进攻的兵力部署和主攻方向作出了判断,指认为:越军最有可能的主攻方向是老山战区中部的松毛岭和那拉地区,一旦将其拿下,即可西进老山主峰阵地,东攻八里河东山地区,能够重新夺回老山战区的主动权。而越军的第一波攻击目标,仍会选择14军在老山战区最前沿的侧翼暴露阵地。如老山主峰前沿的1072高地与那拉地区前沿的142号、145号、146号、150号、169号等高地,都是态势突出,多面侧敌,与越军控制的前沿阵地相距仅有100-300米,未形成有效的防御纵深,易遭越军依托既占阵地的多路围攻。据此,14军及40师领导经过多次分析研究,决定调整兵力部署,采取一系列措施,加速进行防御作战的准备。


至7月10日,各部队的作战准备已基本就绪,随时准备抗击越军的大规模进攻。当日,总参通知昆明军区前指:越军大举反扑的征兆已经明显,请张(张铚秀<笔者注>)司令员马上返回前指;把32师尽快调到前面去;军委决定从外区调部队入滇参战。


四、“7.12大战”


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准备后,7月11日夜,越军出动316师174团、312师141团、313师266团、356师149团、876团及198特工团、821特工团等部队,乘夜暗从清水口子方向秘密潜入老山地区前沿逐步展开,准备从四个方向对中国军队阵地发起加强师规模进攻。 


7月12日凌晨,老山战区浓雾弥漫。1时许,电台截获了越军168炮兵旅3时前开饭完毕,随即进入阵地的情报。14军前指判断越军即将展开,立即通报各部队加强戒备,不要睡觉。此时,进入老山地区前沿的越军以工兵和特工开路,正在秘密向前摸进。越军的工兵和特工都是精兵中的精兵,伪装良好,赤着胳膊匍匐摸进,利用皮肤的敏感和警觉排除中国军队布设的地雷,一步步向前开辟通路。然而,这么多的部队集结展开,总是有人会碰响地雷的。14军前沿部队多次察觉到阵地前方有地雷爆炸声、砍树声和人员走动声,不断将情况上报。14军前指判断越军正在展开,很快就要发起进攻。当即批准40师以3个炮兵营和部分团营属迫击炮,于3时整向预先计划的清水口子方向越军可能展开区和接近路线实施炮火反准备。


首轮炮击以后,居然没有动静,监听电台也没有听到越军的反应。据后来抓到的俘虏供述;我军的第一轮炮击就打得敌人死伤惨重,两个营长都被炸死了,但越军的基本战斗队形没有乱,战前上司交代谁乱动枪毙谁!


5时05分,越军316师174团的步兵分队首先接近119团在那拉地区的阵地前沿,小股特工已摸进部分前沿阵地堑壕,7.12大战突然打响。


本来按照越军的如意算盘是让突击队秘密运动到我前沿阵地,然后再猛烈炮击,部队一拥而上拿下我军阵地,但没想到我军先发制人。在在我军二轮炮击中,越军顶不住了,监听台里传来越军的一片慌乱呼救之声。这一顿炮弹把越军拦腰斩断,救护、后勤、预备队(战后发现这些预备队的枪还都背在身后)都被消灭,走在最前面的突击队成了孤军。


7月12日这一天,在炮战最紧张的时候,昆明军区司令员张铚秀亲自出马,下令在公路上拦截民用车辆,无论你拉的什么货,就地卸下,保证你不会损失。然后派人押车,到建水燕子洞拉炮弹。前后可能共征用了800多台民用车辆。那时,战区的百姓,尤其是司机们觉悟都是很高的,他们不要报酬,任劳任怨,冒着危险把炮弹送到了最前沿的炮兵阵地,受到了战士们的一致好评。


图片

运送弹药的车队


战斗仅仅打了一个白天,越军的弹药和粮食即告不足,后济无力。根据审问越军俘虏得知,其部队进入冲击出发阵地时,每个人只配发了90发子弹、4枚手榴弹和一袋熟米,很多人没有鞋穿。还有越军老兵后来回忆说,他们在战前吃的最后一顿饭是在7月11日下午,只有米饭拌咸盐,5、6 个人才能分吃一罐200克的鱼罐头。越军的后勤供应之匮乏可见一斑,有耗无补,缺乏持续作战能力。打到当天晚上,因为前线严重弹药不足,甚至发生了某步兵师强行截留河宣省军事指挥部弹药车的事情。如此种种因素纠结到一起,越军这次下了血本的“MB-84”战役沦为彻底失败已经不可避免了。1984年7月12日19点50分,老山地区从凌晨开始的隆隆炮声渐渐平息下来了。越军在付出3000多人死伤的惨重代价之后,连我们的一个高地也没夺去!


炮兵在7.12大战中立下了殊勋,越军伤亡的60%就是被炮火杀伤。在14小时战斗中,仅师属以上炮兵就对越军的292个目标进行了317次射击,消耗炮弹12406发,据不完全统计共毙敌923人,毁伤敌火炮20余门、高射机枪9挺,摧毁敌观察所9个、火力点33个。而团营属炮兵则近距离覆盖前沿冲击之敌,消耗炮弹13876发,杀伤越军达千人以上。炮兵以及时、准确、猛烈的火力支援步兵取得了战斗的胜利,是首功之臣,不愧为“战争之神”的美名。另外,这次大战还消耗了各种枪弹25吨、手榴弹4545枚,共计消耗弹药784吨。


八、后  记


      这次7.12大战的歼敌战果统计,就是将前沿部队的歼敌数字与从越军电台中获悉的敌损失数字进行综合比对后得出的。据从越军电台通信中截获,仅356师的伤亡数就达到了2000人左右,其中阵亡600多人,316师174团伤亡近千,其中阵亡200多人,2个师的3个步兵团全部打残。另外,312师141团阵亡也有200多人,可见越军损失之惨重。而当时参战的很多官兵回忆,战后越军的尸体盖满了山坡。


图片


据《中越战争秘录》一书披露:当时叶剑英元帅看了战场录相后惊叹:淮海大战以来还没见过这么多敌人尸体!因为天气太热,尸体一、二天就开始流水腐烂,那气味把前沿步兵们给熏毁了,成天恶心呕吐,什么东西都吃不下,干部们甚至发出了“为胜利而吃饭”的号召,仍然无济于事。防化兵用大瓶香水在阵地内外到处洒,并用飞机从后方运来了除臭剂,还是解决不了问题。于是又开展了掩埋敌尸的比赛活动,但部队只能在靠近己方阵地的几十米内活动,尸体仍是掩埋不完。最后只好用宣传弹向越军发射收尸通告,让他们限定人数、不携带武器并打着“红十字”旗帜来收尸,中国军队将确保其人身安全。结果越军倒是派来了人,但超过了通告限定的人数,不打旗,还架着高射机枪,明显是一副不服的架势。中国炮兵也没客气,一个急促射,把这批越军也全留下了。就7.12大战后的越军尸体处理问题,着实是把前沿步兵狠狠折腾了一番。


【责任编辑:华人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