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8日 随感聊聊_世界华人报 
今天是: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2025年9月28日 随感聊聊

来源:世界华人报  供稿 更新时间:2025-09-28 09:34:52 点击数:


2025年9月28日

      随感聊聊


刚过秋分,有些群友说《黄帝内经》里明显地说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立,但没有见到秋分、春分两个分,为什么?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钱老为首的政协理工人员议论过的问题。 当年说《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其核心思想是“天人相应”,即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息息相通。因此,虽然《黄帝内经》的原文中没有直接出现“春分”和“秋分”这两个词,但它通过阐述“四时阴阳”的根本规律,相当精准地揭示了这两个节气的内涵和养生要旨。冯理达院长作了下列心得说明:

   《黄帝内经》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明确提出:

“气至之谓至,气分之谓分,至则气同,分则气异,所谓天地之正纪也。其中就有分字就是指春分和秋分。“分者,半也”,意思是春分和秋分这一天,昼夜时间相等,阴阳二气处于均衡、平和的状态,各占一半。

所以,《黄帝内经》看待春分和秋分的视角,是立足于 “阴阳平衡” 这一核心概念。

        1. 关于春分

   1/, 季节特点: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此时,自然界的阳气从冬季的收藏状态转为上升、发散,阴气逐渐减退。正是 “阴阳相半,昼夜均而寒暑平”,正好指春分。

   2/,《内经》的指导:《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对春季的总纲是:“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春分时节,正是“发陈”(推陈出新)最旺盛的时候。

    3/,养生要旨:

  · 助阳升发:应顺应阳气生发的趋势,晚睡早起(但非熬夜),多在庭院散步,披散头发,舒展身体,让情志舒畅开朗。

  4/,平衡肝气:春属木,与肝相应。肝气在春季容易亢盛。春分时节阴阳平衡,养生的关键在于调畅肝气,避免肝气过旺或郁结。情绪上要戒怒,保持平和。

  5/,饮食均衡:此时饮食宜甘少酸,以养护脾胃,同时吃一些如韭菜、香椿、荠菜等有助于阳气生发的时令蔬菜,但要避免过于辛温助火。

        2. 关于秋分

   1/, 季节特点:秋分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此时,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阴气逐渐增强。同样是 “阴阳相半”,但趋势是转向“阳消阴长”。

   2/,《内经》的指导:《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对秋季的总纲是:“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其中 秋分时节,正是“容平”(万物成熟、平定收敛)的关键时期。

   3/,养生要旨:

  · 助阳收敛:应顺应阳气收敛的趋势,要像鸡一样“早卧早起”,使意志安宁,以缓和秋天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

  4/,滋阴润肺:秋属金,与肺相应。秋分后天气干燥,容易损伤肺阴。养生的首要任务是滋阴润燥,保护肺脏。可食用如梨、银耳、百合、蜂蜜等柔润之品。

  5/,稳定情绪:避免“悲秋”情绪,保持内心宁静,以适应秋日的“容平”之气。

  由上可知《黄帝内经》对春分和秋分的看法,可以概括为:

     春分是“生的平衡”,平衡点之后,阳气越来越旺,养生重在 “助其生发,调畅肝气”。

     秋分是“收的平衡”,平衡点之后,阴气越来越盛,养生重在 “助其收敛,滋阴润肺”。

   这种动态的看法、充满哲理的智慧,正是《黄帝内经》超越时代的魅力所在!这是当年理工人员议论的情况。

   今天先说到此

   常州《黄》展主持人

         金日光


【责任编辑:华人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