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栈与洪流
朱东海
槽枥之间,气息熟悉,这里是老马全部的天地。它铭记每一根木椽的位置、习惯每一口草料的滋味。这栈房,是它半生奋斗换来的安稳,也是它日渐依赖的围城。它并非不知远方有草原,只是那辽阔之中,也藏着未知的风雨与前路的崎岖。于是,它选择将头埋得更低,用对眼前“拥有”的紧紧抓住,去抵抗那窗外无声却不可阻挡的规律——那名为“代谢”的洪流。
这份“恋栈”之情,看似合情,实则可悲。它源于对过往付出的不舍、对安稳现状的依赖,像是急流中的人,拼命抱住一根即将腐朽的浮木。那栈房,或许是一位功臣晚年的体面,或许是一种传统习惯的温情。然而,当这份留恋变成固执、当守护变为封锁,昔日的荣耀便成了今日的枷锁、避风的港湾也成了搁浅的沙滩。历史的教训往往在于:旧的终将让位于新的,这本身不是悲剧;真正的悲剧,是旧事物耗尽最后一丝气力,只为拖延那必然的落幕,最终连同一度有过的光彩,一同埋葬。
而“代谢”的力量,正在于它从不因任何个体的留恋而止步。它如同大地运动,沉默却足以改变山河;它如同大江奔流,或许能被暂时阻拦,却终将汇聚成更强大的力量,冲开新的河道。一个文明,无论曾经多么辉煌,若不能与时俱进,终将在历史的书页里蒙尘;一项技术,无论曾经如何改变世界,若停止更新,也必然被更先进的创造取代。它无情地告诉我们:存在的意义,从来不在于过去立下了多少丰碑,而在于你是否仍在参与创造,能否为未来贡献价值。
这并非简单的“新”战胜“旧”,而是“生”对“死”的超越。真正的生命力,不在于死守着熟悉的食槽,而在于有勇气跳进那奔流不息的洪流,哪怕这意味着要亲手拆掉自己曾赖以生存的旧栈房。今天的“新马”,明天也会变成“老马”,关键在于:是选择在封闭的马厩里哀叹,最终被时代的车轮碾过;还是选择在广阔的天地间,将一生的经验化为滋养新芽的土壤,成为托举下一代起飞的基石?
因此,最动人的,并非新陈代谢那不可逆转的结果,而是生命在面对这一规律时,所作出的不同选择。是像老马一样,在恋栈的哀歌中,与旧的秩序一同老去;还是像识途的老骥,即便年华老去,仍能用智慧引领新的马群,踏上新的征途,在自身的“消融”中,获得另一种意义上的永生?
栈房的木头终会腐烂,但大地永远在那里,生命永远奔流不息。当我们不再把自己看作是不朽的堡垒,而是坦然接受自己只是这洪流中的一段旅程、一个环节时,个体的退场就不再是悲壮的绝唱,而是对生命之树常青,最深沉、最庄严的致敬。
这,正是“老马”与“代谢”留给我们的最残酷也最深刻的启示——真正的永恒,从不在原地占有,而在前行中贡献!
2025年9月29日清晨写于北京